張永強 朱文彬
經過兩年多高中生活的學習,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成長了很多,收獲了很多。高三學生少了一份高一入學時的茫然,多了一份對高中生活的自信和成熟。高三生活是高中學生的沖刺階段,也是高中生活的華麗蛻變階段。如何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備戰高考,已經成為高三師生的“常態化”問題。筆者認為突破高三復習階段的瓶頸,關鍵在于平常心,關鍵在于明確目標、加強自律、腳踏實地、永不放棄。
一、明確目標,合理制定學習計劃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指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計劃,有所安排,都要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蠻干。高中課程學習內容多、難度大、知識覆蓋面廣、作業量大、學習時間長,需要地毯式、全方位、立體式復習。那種臨時抱佛腳,指望考前突擊的想法對于高三復習是行不通的,這就需要同學們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好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詳細的學習計劃,合理的安排好學習時間,把時間精確到分鐘。對于什么是目標?阿里巴巴總裁馬云說過,朝思暮想,做夢都想,時刻都想,而且一想起來就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的想法,那才叫做目標。同學們的目標有很多,考上某所喜愛的大學,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名次,交幾個好朋友,讀完幾本好書等等,其實適合自己的目標才是最好的目標。為了達成學習目標,就需要制定學習計劃,并付諸實施。在制定學習計劃時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在評估自己實力的基礎上,找準自己在班級、在年級的位置,給自己確立一個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可操作性強,便于實施的行動計劃和方案。要把目標和實施方案寫下來,張貼在醒目位置,時時提醒自己,時時鞭策自己去執行,而不是空喊口號。每天都去做讓自己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的事情,會讓生活、學習更有意義。
二、加強自律,做到“慎獨”
部分同學在高三復習階段表現為懶散、拖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這實際是自律意識不強的表現,做不到“慎獨”。“慎獨”一詞最早由莊子提出,后來被儒家發展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慎”就是指小心謹慎。“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慎獨”在《辭海》中的解釋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小心謹慎”。對同學的啟發,學習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應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無止境,對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應該追求完美,追求進益求精。處理好“要我學”和“我要學”的關系。學習不是給家長學的,學習也不是為老師學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自己以后人生的更加精彩而奠定基礎。要做到不管有沒有家長、老師的監督,在學習上都應該一絲不茍,從一而終,要做到堅持到底,決不放棄。因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外部監督只是個人成功的輔助條件,內心的強大和自我的驅動,才是每個人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說,在時時刻刻,都要做到“慎獨”,增強自律意識。
三、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做起,永不放棄,堅持到底
同學們每天背單詞,背公式,背知識點,感覺很枯燥,很無味,感覺很努力的背單詞,背公式,背知識點,成績卻沒有很大的提升,索性就不再去背,只是一味的去做練習題。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的提高是系統工程,各個環節、各個要素缺一不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做起。背單詞,背公式,背知識點,是保持學習的慣性,是夯實學科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任何事情的起步階段都很重要,不要因為事情小就忽視它,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因為是剛開始就不認真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也決不要消極悲觀、怨天尤人。我們將來離開學校,步入社會,步入高校,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積累未來發展優勢的那個機會。成功和機遇不會從天而降,成功和機遇青睞于時時刻刻有準備的人。
高三階段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得彩虹。高三學子要做到每日三省,每天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知識,溫故而知新,每日堅持到底,經常復習,舉一反三,把復習計劃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同學們一定要堅信,失敗只是暫時的不成功,只要生命延續,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一定會在高考博弈中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