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香梅
摘 要:娛樂節目并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主持的,他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底和個人素養,像前段時間在一個大型的語言節目——我是歌手中因為孫楠臨時退賽,汪涵一段救場主持受到許多人的稱贊。本文主要探討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和理念。
關鍵詞: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素質和理念
1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內涵
一名優秀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應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理論水平以及廣博的文化知識。電視綜藝節目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因此作為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如果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內涵,是無法主持好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應該讓自己成為耳聰目明、學識淵博的“雜家”,只有多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會讓自己擁有“一桶水”,進而才有可能自如地給觀眾“一杯水”。
2.要具有較強的語言功力
駕馭是以語言為載體來呈現的,語言是駕馭的核心。主持人語言功力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一個節目的整體效果。因此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應具備較強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楊瀾在這方面就是一名佼佼者。
比如,她在主持一次晚會時,因為中途謝幕退場的時候不小心踩空了臺階,滾到臺下,這時臺下的觀眾一片嘩然。只見楊瀾一躍而起,拿起話筒面帶笑容說:“真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滾得不夠熟練吧。看來這次演出的臺階還不是那么好下呢。但是臺上的節目會很精彩,不信,大家瞧她們……”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3.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素質
電視綜藝節目具有多樣的電視表現手法,如聲光效果、時空的自由轉換、獨特的視覺造型等,并且將音樂、舞蹈、曲藝、游戲、競賽問答等藝術形式或非藝術形式巧妙地融合為一體。電視綜藝節目的這些特質就需要主持人具備對各種藝術形式的鑒賞能力,要了解電視藝術的表現規律,此外還要具備豐富的舞臺經驗。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心理的平衡。有的主持人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不緊不慢、條理清楚,可當現場突發事件出現時,他卻出現情緒波動、急躁、語言重復、嗦、說話的聲音不自覺提高等現象。這些都是主持人缺乏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只有在節目進行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變化,使自己始終保持充分自信、積極交流的態度,才能讓現場達到最佳的效果。
5.要了解節目構架,把握節目流程
在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更多的是即興的駕馭。而要想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做到應對自然、分寸得當,就需要主持人做好充分的案頭工作,要對節目內容、主題基調、風格特點、環節的安排有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控制好全場。一個好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應積極參與到節目的選題、拍攝等前期創作中去。
因為只有較好地參與了節目的制作,才能夠更好地認識到一期節目的主旨、傾向以及編導所要表達的意圖等,才能更好地掌握現場、把握大局。而一旦主持人參與了前期的創作,他對整個節目的流程就會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進而就可能在節目的整個錄制過程中控制好節目的節奏,讓節目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2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現場駕馭技巧
目前,電視綜藝節目大多采用的是嘉賓、觀眾參與互動的方式,這樣的節目有的預先有“走臺”,有的則直接進入實戰,有的先錄后播,有的則是直播。但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在節目進行中都必然會暗藏或埋伏著一些不可預知、無法預測的因素。這些因素會一觸即發,會直接影響到節目的正常錄制。當這些情況出現時,都需要主持人通過應變能力和現場駕馭技巧去一一排除。
1.臨時補充,及時“暖”場
主持人在做節目前即便進行了大量的案頭工作,準備了足夠的資料,仍無法全面預測節目中可能出現的“盲點”。一旦“盲點”在節目中出現,就可能導致令人尷尬的冷場。這時,主持人要立即調集大腦中所擁有的知識和信息,迅速組織精練、準確、流暢的語言去進行補充說明,及時“暖”場,從而讓現場氣氛重新活躍起來。精彩的補充說明,會頓時解開觀眾的疑惑,而形象、完整的答案將一定是錦上添花。
2.坦誠面對,自我解嘲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主持人在面對內容復雜的綜藝節目時也難免會犯些始料不及的錯誤。這時,掩飾錯誤、回避錯誤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因為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
所以這時候主持人完全可以大方、自然地面對自己的錯誤,用智慧因勢利導,重塑形象。這其中自我解嘲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比如,在《非常6+1》的一期節目中,李詠與參與者就有這樣的一段對話:李詠:請教你一個常識問題啊,琵琶有幾根弦啊?參與者:(笑)琵琶啊,你猜?李詠:我知道吉他,吉他有六根弦,這琵琶也差不多五六根吧。參與者:(笑)琵琶是四根弦。
李詠:啊,才四跟弦啊。那還能彈出《八面埋伏》來?參與者:《十面埋伏》。李詠:(笑)大家為你的博學多才熱烈鼓掌。(大笑,掌聲更大)李詠:所以說我對琵琶真是個外行。算了,不說了,再說就露怯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梁靜在《非常6+1》預演中的六天是怎么過的。
在這個對話中李詠對自己的口誤并未極力地辯解,而是采用自嘲的方式,坦言自己在琵琶方面是外行,正是這種真誠很好地打動了觀眾。
3.借景移情,控制場面
電視綜藝節目在進行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事件。為了防止場面出現混亂影響到節目的進程,就需要主持人及時挺身而出,借助現場的情形去轉移觀眾的注意力,進而有效控制場面,保證節目的正常進行。比如,有一次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在江西革命老區演出,老鄉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場面非常壯觀、熱烈。不料節目進行到一半,正當關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這首歌時,天空下起雨來,頓時觀眾有些慌亂,場面躁動不安。
這不僅破壞了節目熱烈、歡樂的氣氛,而且嚴重影響到了演員的情緒,若不及時控制就會帶來不良的后果。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歌聲一停,主持人快步走到臺前,深情地對鄉親們說:“關牧村動情的歌聲,把她自己的眼睛唱濕潤了,也把老區人民的眼睛唱濕潤了,連老天爺的眼睛也唱濕潤了。
老鄉們啊!我們演員商量好了,如果雨下大了,只要大家不走,我們演員就不會走!”這段熱情洋溢而風趣的話語,立刻激起了觀眾長時間的掌聲,躁動的人群也漸漸安靜了下來。鄉親們懷著對藝術家的敬佩,興致勃勃地繼續觀看演出。這里主持人巧借自然現象,淋漓盡致地發揮,就很好地達到了駕馭現場的目的。
3 總結
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端于上個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綜藝節目已經成為了各電視臺高收視的保障。如今的綜藝節目早已不再是以往流程簡單、有稿可依的晚會時代,而是已進入到了真人秀時代,節目流程日益復雜、環節眾多,現場感強,所以對主持人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加強現場駕馭能力的培養,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使中國的電視綜藝節目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柴淑君.《娛樂節目主持人風格的演進》,《記者搖籃》,2012年11期
[2]盧素欽.《淺談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規范化問題》,《東南傳播》,2008年08期
[3]陳曦.《淺談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常用語言技巧與語言功用》,《法制與經濟》,2013年04期
[4]徐甄如.《淺析娛樂節目主持人的素質》,《文學界》,2012年01期
[5]王寧.《論廣播娛樂節目主持人的素養》,《現代試聽》,2010年01期
[6]徐明行.《構建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的重要元素》,《南方電視學刊》,2013年05期
[7]張雙燕.《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傳播及語言策略》,《東南傳播》,2010年11期
[8]孟慶勐.《談內地娛樂節目主持人的風格》,《理論界》,2008年04期
[9]洪雪.《審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藝術研究》,2010年01期
[10]衣鳳翔.《論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策劃》,《齊魯藝苑》,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