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天琦
位于太平洋上的小島塞班有一個聽上去令人膽寒的旅游點——自殺崖。陡峭的山崖下,如同被墨水染過一般的深藍色海水異常洶涌地拍打著巖石,濺起的白色浪花似乎在向人們講述著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塞班島是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的首府,因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吸引著各國游客到此一游。由于其地理位置更接近亞洲,所以島上游客主要來自中日韓三國。美麗的七色海、世界聞名的馬里亞納海溝、潛水者的圣地藍洞,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島擁有很多世界聞名的景區。但只有自殺崖,是中日韓三國游客必去的一個景點。初到自殺崖,最先看到的便是立在懸崖邊高低不同、材質不一的墓碑。刻在墓碑上的銘文都是日文。這些墓碑為誰而立?
在二戰后期,美軍和日軍在塞班島上激烈交戰。美軍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對塞班進行轟炸,最終成功登陸。島上部隊彈盡糧絕、海上援軍遲遲不到,當時駐守塞班的日軍指揮官南田中一終于明白——失敗,是他不可逃避的宿命。然而,在他選擇剖腹自殺的那一刻,他也沒準備給這個島上的人留下生的希望。南田下令,剩下的傷兵要對美軍實施自殺式襲擊,而島上的平民必須以死明志,效忠天皇。
于是,婦女、兒童、老人、傷兵“自發”地于自殺崖匯合,一排排跳進汪洋大海。當地導游這樣描述當年的情景:“在軍人的逼迫下,婦女抱著自己年幼的孩子由父親或兄長推下去,男人要自發跳崖。而傷兵在自殺前,要互刺一刀,以彰顯其必死的決心。”數千人在跳崖前高呼“萬歲”,所以自殺崖又名“萬歲崖”。據當地人介紹,之所以選擇在這里自殺,是因為從這里可以望見日本本土。
美國紀念公園中播放的紀錄片保存了日本人當年不堪回首的自殺慘劇。這部只有20分鐘左右的片子十分珍貴,所有鏡頭均為當時的真實畫面,萬丈懸崖下漂浮著女人和孩子的尸體就是自殺崖當年的真實寫照。紀錄片介紹稱,由于塞班島上的居民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毒害和洗腦,即使美軍在占島之后不斷廣播規勸,但他們仍拒絕投降、一心赴死。
如今,自殺崖下的海浪依然洶涌,那場浩劫給中日韓三國人民帶來的傷害仍未痊愈。日本政府利用民間名義在自殺崖邊立碑招魂的舉動,引發中韓游客的不滿。很多墓碑被人砸壞,其中最大的銅制墓碑背面,還被許多韓國游客貼滿吃過的口香糖,當地人戲稱其為“口香糖碑”。
不僅如此,據當地人介紹,在島上生活的中國人出資在紀念碑對面蓋了一間廁所。日本方面得知后很不滿,提出抗議。為此,當地中國人又相繼在其他幾個景點也蓋了廁所,理由是方便中國游客。不得已,日本人又想出一個解決辦法——在廁所旁邊請了一尊觀音像,普度亡靈。當地導游彼得說,很多人都說這尊觀音像是閉眼的,可見日本人也不敢讓神靈知道他們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據說,日本天皇曾到訪塞班,看到破敗不堪的墓碑心里很難過。于是,他與當地政府協商,由日本出資聘請當地人看護墓碑區。著名的“口香糖”碑現在已被清理干凈,但難看的斑斑印記仍清晰可見。小小的口香糖尚且不好清理,更何況要抹掉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自殺崖邊綠樹成蔭,晴空萬里,天上偶爾掠過幾只白色海鳥。希望有一天,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迎來真正的懺悔,自殺崖也能換一個祥和的名字。▲
環球時報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