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佳妤

隨著惠水縣大數據產業發展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農民放下鋤頭,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回到家鄉,拿起鼠標,辦起農村電商,開啟了“輕輕一點、效益盡顯”的“云”上致富路。
近年來,惠水縣乘著貴州省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東風,搶抓機遇,加快轉型,致力于將好花紅村打造成為“貴州省電子商務第一村”,構建以數字小鎮為主導的大數據產業聚集區,打通了農村淘寶“最后一公里”,電子商務異軍突起,傳統產業呈現出“線上+線下”的蓬勃發展態勢,實現農業“接二連三”,為農民致富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線上線下結合農業“接二連三”
走進惠水縣好花紅電子商務村,一條古色古香的布依風情街上,布局著廣州奇碼、路演中心、唐江電子等各具特色的電子商務體驗店。
在一家名為“茫耶谷”的線下體驗店里,展架上放置的新產品“茫耶谷”以極富民族特色的精美包裝,優質的口感吸引了不少來往的游客。一個年邁的老人告訴記者:“聽鄰居說這個牌子的紅米很好吃,今天一家人來惠水游玩就順便帶點回去嘗嘗?!?/p>
“遠方的游客通常會選擇掃碼或者打開淘寶網鏈接,點擊進入‘貴州金晨農產品店鋪進行選購,”貴州金晨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曉燕說,2015年,公司瞅準了惠水發展電子商務的勢頭,搶先成為第一批入駐好花紅電子商務村的企業,通過線下展示和線上銷售相結合,目前公司銷售量增加約200萬,利潤增加了60余萬元。
2015年,惠水縣致力于打造“全省電子商務示范縣”,出臺《惠水縣發展電子商務獎勵扶持辦法》,借助好花紅“貴州電子商務第一村”這個平臺優勢,布局有民俗民風體驗區、特色美食餐飲區、農產品區、創意創業區四大業態區域,并對落戶電商企業實行優先選擇實體店面,對房租、網費實行“兩免三減半”等優惠政策,先后吸引了云南泊水園農業科技、貴州金晨食品、貴州永紅和惠水大利界網上商城、農商1號店等16家電商企業及156家個體工商戶入駐。
除了引進企業外,惠水還在好花紅村建成了“中國農業云大數據中心·惠水云中心”。據貴州華夏中璟集團董事長劉德富介紹,該展示中心集電子商務、特色美食、農特產品、文化藝術、鄉村農家樂、鄉村旅舍于一體,目前已有超過50000G的數據存入“中國農業云大數據中心·惠水云中心”,其中有耕地、農田、糧食、蔬菜、養殖、需求、交易等十多個類別。
2015年7月16日,時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調研惠水縣好花紅村電子商務建設工作時指出,要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更好地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通過數據了解市場、調控市場,使供需雙方實現有效銜接,精準指導農業生產,讓農產品“種的能銷、買的放心”,促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
在惠水云中心展廳,并列分布著各個數據電子觸摸屏。展區人員向記者展示,隨便點擊一個LOGO,相關的項目數據便會一躍而出,哪個區域種植了哪類產品、種植數量等一目了然,并可以實現數據實時分析和管理。
目前,惠水縣所有企業和合作社均在此“登記在冊”,全縣農業基礎數據收集錄入已基本完成。該公司通過收集全縣農業耕地、農田、種植、養殖、需求、供應、交易等數據進行匯總,再利用云計算分析后發布,讓農戶第一時間知曉當前市場“需要的農產品種類和數量”,以此防范和杜絕“多種、少種、亂種、誤種”的現象發生,真正實現農戶與市場間供需平衡發展。
惠水云中心的建立,不僅能夠促進產業園區主導產業的快速高效發展,提升農業規?;⒓s化的水平,同時引導廣大農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種植結構,既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又有效地保障農民致富增收,實現了農業“接二連三”發展。
打造大數據產業集聚區
“以前沒開網店時,每天下午要花兩三個鐘頭的時間到物流配送中心發貨,自從‘觸網后,只用拿起鼠標,輕輕一點,不一會兒的功夫物流公司便會主動上門取貨”,惠水縣鏈江古茶的老板張其珍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茶商,2015年進駐好花紅電子商務村后,張其珍通過夢動科技公司提供的免費電商培訓,現在已經是淘寶店鋪的藍鉆賣家。
張其珍提及的貴州夢動科技公司是惠水縣城南部百鳥河數字小鎮內一家互聯網營銷企業。好花紅電子商務村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百鳥河數字小鎮里的課工廠、夢動科技等互聯網營銷企業多次為其提供電商培訓孵化等服務。
2014年,惠水結合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總規劃22平方公里建設以“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和創業發展”的新型產業園百鳥河數字小鎮。如今的百鳥河數字小鎮,一棟棟充滿異域風情的歐式建筑拔地而起,色彩斑斕的外墻格外引人注目。
據百鳥河數字小鎮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羅德海介紹,數字小鎮堅持以“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為理念,以“大數據、大健康、大教育”為產業定位整合發展,形成以大數據產業為核心和龍頭,大教育提供人才支撐,大健康功能產業配套,大數據帶動大健康和大教育發展的“三業”并舉發展模式。
惠水縣以“三業”并舉發展為依托,對百鳥河數字小鎮實行“一鎮七村”產業布局。其中,營銷村重點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營銷產業等電子商務;桃李村主要發展互聯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在線教育,入駐學生五萬人以上;創客村著力建設全省一流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養心村重點發展互聯網+大健康醫療養生產業;文苑村布局動漫制作、文化創意、民族文化產業;匯智村重點發展互聯網+現代服務外包產業;金領苑重點引進院士專家領軍開發和總部經濟。
同時,通過出臺《貴州惠水百鳥河數字小鎮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招企引智力度,大力引進成熟型和初創型大數據產業企業,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三方協作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百鳥河數字小鎮已成功引進30家企業簽約入駐,其中世界五百強企業3家,HTC夢動科技、聯想之星、迦泰利華、課工廠等16家企業正式入駐運營,入駐員工700人以上,實現線上線下營業收入3億元以上,實現稅收2000萬元以上。
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
2015年11月上旬,惠水縣與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協議,在全縣10個鎮(街道)設立66個“農村電商服務站”,從3677人中選拔出106名符合要求的“農村淘寶合伙人”管理服務站日常工作,以此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
“小李,剛才快遞公司打電話給我,說是我的包裹已經送到你這里了,你幫我找一下”,“李全勇,麻煩你幫我寄個包裹嘛”。2月26日,擺金鎮長新村農村電商服務站內,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
李全勇是惠水縣擺金鎮長新村農村電商服務站的“村淘合伙人”,去年得知惠水縣在招募“農民淘寶合伙人”后,他果斷放下鋤頭,拿起鼠標當起了一名電商。
在李全勇的農村電商服務站里,陳列著日用品、土特產、手工制品等各式各樣的商品。
“鄉親們不僅能在網上購買服裝、家具、電器等各類物美價廉的商品,還可以把自家的農特產品放到店里進行線上銷售。”李全勇告訴記者,通過為村民提供免費代購和代銷服務,現為村民在網上購物下單共計400余單,成交金額達11萬元,而李全勇也從中獲得了淘寶賣家返點的傭金共計7000多元。
如今,李全勇僅是為村民提供代購服務,每月的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而村民足不出村,即可“買遍天下”,不僅拉近了農村與網絡的距離,而且改變了農民的購物方式。
電商產業發展方興未艾,相應的基礎設施和硬件設備也得跟上步伐。為健全物流快遞配送網絡服務體系,惠水縣積極向社會招募第三方物流運營企業,專業從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服務。
目前,韻達物流營運中心貴州總部已入駐惠水,日處理快遞業務10萬件以上。圓通、申通、中通、順豐等物流公司也在惠水建立了物流服務站點,切實解決了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快遞可直達各農村電商服務點,實現全縣物流配送全覆蓋,為網貨下鄉、黔貨出山和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