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瑤
2015年3月,通過十多天的走村入戶、上山下地,村里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村民生活狀況很快了然于心,我對村里的脫貧思路也越來越清晰。
支農先知農,急群眾所需。在調研過程中,我了解到,當地有三個村民組還沒有通水泥路,每到下雨天,道路泥濘,出行會變得非常困難,村民的呼聲很大。路是希望,經多次協調后,我們成功落實資金225萬元修建洞坪到沙水坪的道路。現在路已經修好,走著寬敞干凈的水泥路,村民們非常高興。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我向單位申請資金,為洞坪村幼教點的小朋友贈送了5000余元的書包、字典等學習用品。當孩子們收到禮物高興地圍著我轉圈時,我感到非常欣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充分發揮所在部門的優勢,我邀請省氣象局和玉屏自治縣氣象局的氣候和農業氣象專家進村調研,通過與蔬菜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及農民交流,了解到農民的具體需求后,縣氣象局決定每月至少為村里做一期專題氣象服務。
……
短短一年的駐村工作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我和其他駐村隊員一起做了很多實事,與侗鄉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積極推進扶貧工作和村集體經濟建設。但洞坪村的發展任重道遠,駐村結束后,我將繼續與老鄉保持聯系,積極關注洞坪村的發展,幫助全體村民早日實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