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坤 牛煥江 王義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
一顆“爛牙齒”惹出腦膿腫
文/王坤牛煥江王義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很多人對齲齒不以為然,疼的時候咬牙切齒,等這股勁兒一過,立馬就拋諸九霄云外了。就像前來就醫的老鄭一樣,但是他的問題可就大了?!澳X膿腫?爛牙齒?”老鄭一臉錯愕,怎么也不相信兩者能關聯起來。
2015年8月,頭暈了數周的老鄭走進了邵逸夫醫院神經外科王義榮主任的專家門診,經過初步詢問病史和查體,王義榮主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患者一月前有過發熱病史,既往齲齒,否認中耳炎、乳突炎及鼻竇炎等,左側視野偏盲(雙眼各只能看到視野右側一半事物),雙眼粗測視力可,眼球活動和四肢肌力感覺無明顯異常,病灶可能位于枕葉的視覺中樞”。
之后的頭顱CT及核磁共振等印證了王主任的“猜想”——右側枕葉占位,膿腫可能性大。拔除齲齒,正規經驗性抗感染治療……但一個月之后,老鄭的癥狀緩解仍不明顯,復查頭顱核磁共振提示顱內“膿腫”比之前增大明顯。王義榮主任仔細閱片,考慮病情進展,而“膿腫壁”較前增厚,可考慮行穿刺引流,但一旦術中術后膿液擴散形成全腦全脊髓炎,死亡率極高。輾轉反側了幾晚的老鄭和家屬商量后決定一試。經過術前神經導航的精確定位,穿刺角度及路徑的制定,王義榮主任進行了穿刺。
當穿刺針突破膿腫壁的瞬間,黃綠色的膿液一下引流出來,術后膿液的培養提示草綠色鏈球菌,這種細菌分布于上呼吸道、胃腸道和女性生殖道,以口腔分布最多。無疑這個證據更肯定了診斷—牙源性腦膿腫,且藥敏的結果指導了抗生素的調整?,F在老鄭恢復良好。
王義榮主任介紹,腦膿腫是化膿性細菌侵入腦內所形成的膿腔,是一種嚴重的顱內感染性疾病。以往常見,但近20~30年來,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診治水平的提高,發病率明顯下降。

而感染途徑主要有四種:1.耳源性、鼻源性腦膿腫,繼發于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2.血源性腦膿腫,見于肺、胸膜、支氣管化膿性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牙周感染等;3.外傷性腦膿腫,繼發于開放性顱腦損傷;4.隱源性腦膿腫,原發感染灶不明顯,機體抵抗力弱時,隱伏的細菌逐漸引發腦膿腫。腦膿腫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頭痛頭暈,前期可有發熱。神經系統的表現取決于膿腫病灶的部位,可表現為肢體肌力下降、步態障礙、視力視野改變等。該疾病的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和頭顱核磁共振等輔助檢查。在膿腫尚未完全局限以前,應進行積極的抗感染和控制腦水腫治療。膿腫形成后,根據病情可行膿腫穿刺引流、膿腫切除等手術治療。王主任反復叮囑,一定不能忽視齲齒、中耳炎和鼻竇炎等小毛病,一發現問題需及時就診。小細節,大問題??!
邵逸夫醫院慶春及下沙院區神經外科主要開展神經外科常見病、重癥疾病以及功能性疾病等核心和疑難病癥的治療和手術。同時,科室將微創技術和微創理念全面應用于神經外科各個領域,包括顱內腫瘤的診治、腦血管病的診治、脊柱脊髓疾病、顱腦外傷以及先天畸形的診治。尤其在內鏡微創手術(包括內鏡經鼻垂體瘤切除)、顱神經微血管減壓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腦動脈瘤的急診規范化治療、功能區病變的精準手術、膠質瘤的個性化治療和顱腦創傷急救及康復體系等居于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