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英
荀慧生,字慧聲,號留香,藝名白牡丹,中國著名京劇表演家。他功底深厚,戲路寬廣,不僅將京劇青衣、花旦、閨門旦、刀馬旦等演繹得爐火純青,而且會小生、武生等行當的技藝,到上個世紀30年代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荀派藝術的創始人。他與梅蘭芳、程硯秋和尚小云合稱“中國四大名旦”。
藝精仁至
荀慧生除了是一位藝術家外,還是個愛國人士。1931年正當荀慧生的演戲之路如日中天的一年,然而就在他打算通過努力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時,無情的現實生活卻將他的全盤計劃徹底打破了。
1931年9月18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個消息讓荀慧生非常憤怒,他在日記本上,發出強烈的感慨:“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國家有難,天昏地暗?!边@天之后,戲園的票房也因此一路下跌,這也讓荀慧生原本就不好的心情變得更加郁悶了。
盡管從“九一八”事到后來的“七七”事變之間的近6年中,以荀慧生為首的荀派新戲的數量急劇下降,但荀慧生從來不曾離開過他的舞臺,始終堅持演戲。那段時間,他唱的戲大多數是不賺一分錢的“義務戲”。你一定會說,荀慧生為什么要唱不賺錢的戲呢?難道他傻嗎?當然不是,此時的荀慧生,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靠唱戲來維持生活的藝人,而是一個自愿擔負救國責任的愛國主義者。
在一次為陜西災民募捐的義務演出中,荀慧生不僅將售票款全部捐出,還等不及卸妝就登臺演說,向那些為災區捐款捐物的觀眾表達謝意。當時有一位叫朱慶瀾(lán)的將軍深深被荀慧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折服,當即送給他一塊匾,那塊匾上赫然寫著“藝精仁至”幾個大字,這讓荀慧生備受鼓舞,從此以后,更是熱衷于為抗戰將士們義務演出。
智斗漢奸
“九一八”事變后,日偽在東北成立了“華北演藝協會”,他們經常到北平、天津等地邀請名角為偽滿洲國演出,荀慧生自然也在邀請之列,并且還許以極高報酬。但是,荀慧生認為為漢奸遍地的偽滿洲國唱戲屬于有損民族氣節的事,他更加知道漢奸們請他唱戲絕不是簡單地為了娛樂和藝術,其中肯定摻雜了一些政治目的。因此,荀慧生為了不把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險境地,只能大大方方地滿口答應下來。
當時許多人都對荀慧生的做法表示不理解,甚至還有一些人以為他膽小怕事。難道,荀慧生就不怕被老百姓戳脊梁骨嗎?其實,荀慧生只是假裝答應,這么做的目的為了暫時穩住那些漢奸,那么,他要如何扭轉局勢呢?荀慧生第一次答應去滿洲國唱戲時,臨到出發的前一天突然“失音”了,他不僅不能唱戲,甚至連說話都不能了。邀請荀慧生的人明知道被他給耍了,卻又挑不出任何破綻,只得怏怏(yāng)而去。第二次再被漢奸邀請時,荀慧生依然是滿口答應,卻巧妙地玩了一回“失蹤”,讓那些漢奸們根本就找不到他。
人生的巔峰
新中國成立以后,藝人的社會地位不斷上升。荀慧生被選為籌辦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代表的一個投票點的“監票員”。這次經歷對荀慧生來說是難忘的,因為在他當監票員的過程中竟然親眼看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并且他們還在自己的監督下將票投入票箱。
后來荀慧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開始為工農兵唱戲,還專門去那些比較偏僻的農村、工礦等地唱戲,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僅1956年的半年時間里,他就演出了204場。雖然這樣的生活十分勞累,但荀慧生說:“這是我十幾年來最高興做的事。”
有一次,荀慧生去南通比較偏遠的一個大型紡織廠唱戲。演出后,他親自參觀了生產車間。當看到工人們忙忙碌碌的樣子時,他感慨地說,“一個工人一天能為國家創造多少財富!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為國家的貢獻太少了?!睆拇耍透訜嶂杂诰帒蚝脱輵蛄?,他要用這樣的方式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
凄慘離世
1966年初,在好友蕭軍的幾次懇求下,荀慧生同意將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然而還沒等他將這件事落實到位時,“文革”就突然爆發了。他的人生再一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1966年的8月,荀慧生與蕭軍等30人被大批紅衛兵給“揪”了出來,從此開始不斷地挨打和被批斗,還被下放到北京北郊的沙河“農業勞動大學”接受改造。此時的荀慧生已將近七旬,繁重的體力勞動讓他的身體狀況愈來愈差,于1968年12月26日病逝。
至此,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走完了他那坎坷的一生,卻成為京劇史上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