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峰
前三年連續虧損7億元,后四年持續盈利42億元,面對市場環境巨變,大同二廠(公司)是如何沖出低谷、華麗轉身,最終成為火電行業的標桿呢?
八月初的一天下午,在寬大整潔的辦公室內,我們聆聽著一個火電企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室外藍天白云,發電廠的10臺機組在灼熱的陽光下高速運行,發出轟轟的鳴聲。身穿淺灰色工服,高個兒、皮膚黝黑的陳忠一邊比劃一邊講述:未來五年,他將如何把自己管理的這家電廠做到國際一流。
陳忠今年43歲,是國電電力大同第二發電廠(公司)(下稱“大同二廠(公司)”)的廠長,在該廠工作了整整7個年頭,對電廠的每一個數據如數家珍。過去的幾年,他見證了該廠從低谷到蛻變、從不及格到優秀的全過程。
大同二廠(公司)隸屬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核心上市企業——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廠。該廠(公司)擁有372萬千瓦的火電裝機,規模位列山西省第一位、華北地區第二位,是京津唐電網的骨干發電企業。
“北京三個燈泡中,就有一個是大同二廠 (公司)點亮的?!边@句話曾被該廠的很多員工引以為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擔負著為首都保電任務的大型國企,在2008年到2010年間,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三年連續虧損共計7.2億元,成為國電集團虧損大戶。
痛定思痛,逆勢求生。大同二廠(公司)深刻剖析造成企業虧損的主客觀原因后,從片面狹隘、怨天尤人、等靠依賴的思想障礙中掙脫出來,主動邁向市場,銳意改革創新,砥礪奮進前行,終于如浴火鳳凰般涅槃重生,2011-2015年連續四年實現盈利,累計利潤42億元,一躍成為國電集團系統中管理和效益“雙提升”的樣本。
艱難治虧
多年以來,在大同這座僅有100多萬人口的城市中,能在大同二廠(公司)這樣的大型國企工作,是令人羨慕的。尤其是電力短缺時期,大同二廠(公司)這樣“旱澇保收”的發電企業,更被人看作是香餑餑。
廠網分開后,全國電力裝機規??焖僭鲩L。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社會用電需求增幅下降,電力市場供大于求,再加上國內煤炭價格的飆升,一些火電企業生產經營陷入低谷。
當2008年度經營數據擺在大同二廠(公司)領導班子面前時,所有人都為之震驚:發電量比上年大幅減少了22%,虧損高達5.07億元!建廠20多年來的首次虧損,如同當頭一棒,似乎將這個企業打“懵”了。此后的兩年,盡管經營有所好轉,但虧損幅度仍以億元計算。
持續的巨額虧損,把這個曾經滿是耀眼光環的企業打得遍體鱗傷。面對上百億元的國有資產、2000多名干部員工的生存,大同二廠(公司)的管理者如坐針氈。在國電集團、國電電力的幫助下,該廠(公司)開始了艱難的治虧扭虧攻堅戰。
火電企業70%左右的成本來自于燃料。那時,大同二廠(公司)煤源主要來自周邊的小煤窯,不僅煤源結構單一,而且全由中間商供煤,煤炭價格高企,4500大卡動力煤每噸高達800元。大同二廠(公司)煤炭供應量、質、價不可控的問題日漸突出,隨時都面臨著“斷糧”的風險。
控降燃煤成本,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雖然已過去幾年時間,回想起當時情形,大同二廠副總工程師兼煤廠中心主任楊立功依然頗為感慨:“當時我們被煤販子逼得沒有辦法,一個月要漲四五次價,實在吃不消!”
大同二廠(公司)決定與中間商“決裂”,不再依賴于中間商供煤,而是廣泛拓展煤源,直接向煤礦采購。這個被稱為“對礦直購”的舉措,事后被證明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盡管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但毫無疑問,這一措施已成了大同二廠(公司)降低燃料成本的利器。
據大同二廠(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李曉春介紹,對礦直購實施之后,噸煤能節約30-50元的成本,電廠效益出現了明顯回升。對這家年消耗燃煤1000萬噸的企業而言,僅此一項每年能節省成本3-5億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心狂跳!
嘗到甜頭之后,大同二廠(公司)繼續在燃料全過程管理上做文章,這次他們進行了不同煤種的配煤摻燒。
大同二廠(公司)坐落于有“煤海”之稱的山西省大同市,建廠時設計煤種均在5500大卡以上。但隨著煤價飆升,該廠(公司)已無力燃用高熱值燃煤,不得不改用4500大卡以下的經濟煤種。
最初,為降低生產成本,該廠領導提出對高、低熱值煤進行配比燃燒。然而這種設想提出之后,幾乎所有部門都提出反對意見,一是由于當時沒有電廠搞配煤摻燒,二是不清楚對摻燒對設備的影響程度。摻燒是否真的可行?他們建立了“配煤摻燒數學分析模型”,從生產和燃煤兩個角度進行經濟性分析。通過實驗,他們欣喜地發現,摻燒經濟煤種所節約的燃料成本,大大超過了各種損耗,綜合效益可獲得大幅提升。
摻燒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很快轉化成了企業利潤。據陳忠介紹,這幾年摻燒所節約的燃料成本,保守估計不少于15億元,每年3億元左右。
大同二廠(公司)配煤摻燒模式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前來取經,這一創新舉措也被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作為典型案例在全集團推廣。
對礦直購、配煤摻燒的效果立竿見影。2012年,大同二廠(公司)在煤價依然高企的時期,便打了一個翻身仗,實現利潤7.1億元。接下來的幾年,該廠(公司)創效能力持續大提升,2014年利潤創歷史新高,達到19.23億元。今年前6個月,在電量和電價雙降的不利形勢下,大同二廠(公司)依然實現利潤8.04億元。
特色黨建
今年7月1日,大同二廠(公司)黨委榮獲中共中央授予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稱號。該廠(公司)取得的突出業績,除了管理創新所帶來的提質增效之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功不可沒。
回想起一個月前在人民大會堂領獎時的情形,該廠(公司)黨委書記李曉春難掩激動之情:“能作為全國發電企業的代表,現場聆聽習總書記的講話,與習總書記合影,我感到無限榮光,無比自豪?!?/p>
很多企業講黨建,都給人一種非?!疤摗钡挠∠螅踔劣腥苏J為黨建投入太多的精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而大同二廠(公司)則完全不同,他們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有效結合、有機融合,二者互為促進,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黨建之路,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有力保障。
在這家擁有2245名員工的企業中,設有21個基層黨支部、80個黨小組,在職黨員人數占員工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企業“三連虧”時,人心浮動,抱怨、懈怠情緒在員工中蔓延。大同二廠(公司)黨委舉行了大規模的形勢任務教育活動,開展“虧損與你我”座談,舉辦宣講討論70余次,超1000人次參加教育活動。漸漸地,“企業虧損是我恥,企業盈利有我榮”的觀念深入人心,當初的埋怨變成了埋頭苦干,懈怠變成了同舟共濟,個人發展與企業命運緊緊聯系在了一起,為該廠(公司)扭虧治虧筑牢了思想基礎。
此后,大同二廠(公司)黨委持續推動“轉型升級當先鋒,挖潛提效作貢獻”主題實踐活動,開展“黨員帶動群眾,群眾促進黨員”活動,在職黨員全部與員工“結對子”,從而將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綜合發展各領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黨內黨外互相促進良好格局,有力地促進了中心工作。
據李曉春介紹,該廠(公司)的黨建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好成效,主要是堅持了“圍繞中心做實黨建”的理念,也就是黨建助經營、促生產,建立服務型黨組織。該廠(公司)黨委不斷探索黨建管理,創新提出了“黨建量化考核”,通過激勵、約束的“考核”模式激活“大黨建”。
大同二廠(公司)黨委出臺了《黨建工作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和《月度黨建工作考核評分細則》,明確了支部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己思殑t中除設置5項“規定動作”之外,還增加了創新部分,每月進行打分排名,且黨建工作以20%的權重總體納入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斑@也就意味著,黨建工作與員工的實際收入掛鉤,用經濟杠桿調節,使得大家對黨建非常重視,也非常有成效?!崩顣源赫f。
事實上,黨建工作做得好的部門,也是生產經營業績突出的部門,二者呈正比關系。李曉春介紹說,該廠黨委中心組學習決不搞形式,學習內容非常扎實,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對工作的熱愛,大家都在找短板,并努力追趕?!皥猿窒聛?,大家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有力推動了企業經營效益的整體提升。”
新的挑戰
大同二廠(公司)的巨大成就得到了集團公司的認可,并成為集團系統其他企業學習的樣本。這給該廠領導班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陳忠并不回避“壓力”這個話題,他向領導班子拋出了“集團學大同,大同怎么辦”的問題。
“進無止境,追求卓越”,這話是陳忠的口頭禪。他領導該廠制訂了下一個五年規劃:三年內做到國內一流,五年內達到國際一流。陳忠以“八個領先”向記者詳述了他的設想及實現路徑,稱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挖潛,與國際一流企業對標,要做到“比最好的領先。”
盡管如此,受經濟大環境和電力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大同二廠(公司)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最直接的影響來自發電利用小時下降帶來的收入減少。
近年來,由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全國范圍內煤電企業的設備利用小時大幅下滑,大同二廠(公司)自然難以獨善其身。2015年,該廠利用小時完成4745小時,同比減少952小時,影響利潤6.32億元。而2016年上半年,發電利用小時繼續減少,前半年發電量同比減少了13.28億千瓦時,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據陳忠測算,2016年全年,該廠的發電小時數在4300小時左右,盡管這一數據可能高于全國火電平均400-500小時,但對企業實際利潤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2014年到2016年上半年,我們的利用小時數大概減少了1400小時,就這一項影響企業利潤就高達8億元?!?/p>
不利因素還不止這些。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國家兩次降低上網電價累計達4.8分/千瓦時,由此帶來的利潤下降幅度每年高達7.5億元。
另外,發電企業還將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計劃電量的放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9號文及相關配套文件出臺之后,計劃內電量逐步放開,預示著發電企業被完全推向市場。這一政策的推進將給發電企業、尤其是火電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7月2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京津唐電網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暫行規則》,要求盡快啟動京津唐電網電力直接交易事宜,爭取今年年底直接交易規模達到全部交易量的20%。
“這一政策對大同二廠(公司)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因為我們是京津唐電網的主力電廠?!痹搹S總工程師陳寶菲表示,目前大同二廠(公司)已經成立了營銷部門,專門針對當前政策進行研究和調研,為即將開展的電量直接交易和尋找大用戶做好準備。
據介紹,京津唐電網主要向北京、天津和河北五市輸送電力,北京和天津對上述政策較為積極,而河北省電源點較多,這無疑會增加未來爭取大用戶的難度。
“這輪改革帶給火電企業的壓力才剛剛顯現,未來將會碰到很多的問題,但由于前幾年的基礎和低成本優勢,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應對挑戰?!标愔冶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