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博
摘 要: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課堂教學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核心,其注重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學的根本。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是新時期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是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參與課堂活動的基礎上得到能力與素質的提升。主要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提出了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課堂中的領導者,學生則要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與思路,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與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新時期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為其設計符合認知規律與接受能力的教學內容。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從課前備課、課堂導入、課堂教學、總結評價這四個方面出發,簡單談談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實際,設計備課內容
備課是進行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精心的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保證。古時人們行軍打仗講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而備課可以說就是進行課堂教學時的“糧草”。大部分教師在備課時都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完成教案,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樣的備課方式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與課堂效率的提升都難以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我覺得教師要將備課重視起來,在備課時要進行相應的預設與生成環節,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巧妙地設計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從而為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基礎。
例如,在備課《爭吵》時,我想到班級內的學生有時會發生一些小摩擦,像是碰了一下腿,把衣服弄臟了;本子掉在地上被踩了一腳等。于是我便將這些內容都設計到課堂的教學環節中,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了預設生成的演練。首先,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跟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一些事,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激發學生的情感,為他們理解文中的情感作好鋪墊;然后我再讓學生閱讀這篇課文,讓學生說一說閱讀之后的感受,并引導學生體會友誼的含義,明白團結友愛、知錯就改的內涵與意義。通過這樣的備課,既能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在情感的激發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導入是教學中的初始環節,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巧妙地設計課堂的導入環節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覺得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導入,常見的導入方法主要有設疑導入法、創設情境法、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等。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這些課堂導入的方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使導入環節的教學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課文《盤古開天地》時,我就先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天地是怎樣來的?同學們聽說過哪些神話傳說呢?通過設計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學生就說出了“女媧補天”的故事,然后我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盤古開天地的動畫片,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學生受到震撼,他們都為盤古的力量與犧牲精神所折服,于是在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使下,學生都十分認真仔細地閱讀課文中的故事,閱讀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在閱讀課文時,他們也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與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豐富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而學生是課堂中的主人,因此,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就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方式之一,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活動,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小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氛圍中收獲知識,使其在親身參與中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了一段時間后,為了檢驗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成語積累情況,我便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一次“成語接龍”的游戲。在課堂的游戲開始前,我先將學生分成了四個小組,并將教室內的座位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讓學生分別占據教室的一個位置,拉開各個小組之間的距離,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游戲開始時,我會利用多媒體隨機地出示一個字,學生要將這個字作為成語中的第一個字,每個小組輪流接成語,說出一個則小組積一分。比如,我出示的第一個字是“萬”,學生就可以接“萬里挑一→一五一十→十全十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謀”等。這樣的語文活動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積極地思考,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情境,從而有助于激勵學生更努力地積累知識,更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
四、注重總結評價,增強學生信心
總結與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最后階段,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會忽視這個教學環節,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總結與評價階段,教師與學生都會總結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并反思其中的疏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查漏補缺”,而及時地總結與反思可以讓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當之處,以便下次可以改正;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便于他們及時地解決自己的困惑,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了課文《釣魚的啟示》后,我讓學生說一說學習了這篇課文的收獲,有的學生就說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然后我問學生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的學生就說對課文中爸爸的行為很難理解,既然是一件小事,而且作者頭一次釣到這么大的魚,也沒有其他人知道,為什么父親還要堅持把魚放回去。我看了一下其他的學生,也有感到十分困惑的,于是我便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孩子,第一次從超市里偷偷拿了一個蘋果,家長沒有注意,后來,這個小孩子拿的東西越來越多,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在超市公然偷錢,最后被送進了警察局。我教育學生:積少成多,許多小事情上我們不注意,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十分惡劣的大事情,因此,要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小事做起,約束自己的行為。學生聽后都肯定地點了點頭,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與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課堂教學成為教育學生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曉文.語文課的尋“根”之旅: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易出問題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6).
[2]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3]孫慧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