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妹
2015年初搬入新園至今,我園成為第一批“江蘇省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園,這成了我們發展新園的契機。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始終著眼于孩子,以孩子的視角來審視自己,我們圍繞課程游戲化建設,記錄著每一個成長的足跡,始終在行動,在向前。
行動一:在專家指導下學習
課程游戲化的精神是自由、自主、創造和愉悅,與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這需要教師從理念上加以更新,理念先行,才有行動上的變化。而我們老師理念的改變離不開專家的指導。在專家現場指導下,我們學習了書籍著作,還購買了《幼兒園創造性課程》《發展適宜性游戲》《小小飼養員》等書籍供老師借閱。我園還特地為每位教師印制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口袋本,方便教師隨時學習,切實將它的學習落到實處。
在專家的指導下學習,教師逐漸明確了幼兒園課程建設要以幼兒為本,幼兒在前,教師在后。
行動二:在共同探索中改變
我們遵循著以兒童為中心、以生活為載體、以游戲為途徑、以幼兒、教師、家長的發展為取向的改變。
改變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經歷了觀念沖浪、實踐切入、反思推進三個階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環境的改變
1.班級區域環境的改變
班級區域活動是幼兒獲得直接感知、體驗操作樂趣和參與游戲活動最好的平臺,是實施課程的重要途徑。將有限的班級空間擴大,可以最大化地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
2.室內公共區域的改變
在雨天、霧霾天和大熱天時,室內區域就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合理利用好每一寸空間,供幼兒室內活動呢?大廳和體驗廊這兩個區域,我們如何變擺看為擺弄,如何將這些室內區域的價值最大化?是我們要做的另一個改變。
3.戶外環境的改變
我們幼兒園的戶外場地存在著很多不足,如:(1)有許多的綠化只是孩子觀賞的植物,不能成為孩子深入游戲的地方;(2)許多場地功能過于單一,缺少趣味性;(3)整個校園戶外缺乏供水設備,不利于幼兒活動的自由開展;(4)植物的種類單一,不夠豐富;(5)窨井蓋、消防栓等沒能成為教育資源被利用起來……雖然我們已經得到多方支持,正在進行戶外場地的重新設計和規劃,但到建設完成還有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孩子的活動是不能等待的,我們就利用現有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做些改變。我們充分挖掘幼兒園的每一個地方,盡量為幼兒提供更多元的空間,發揮每個空間的功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二、材料的改變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環境的改變,我們越來越覺得材料的重要性。建立資源庫勢在必行。我園和共建園的一線教師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商議研討,對幼兒園原有“課程資源庫”調整完善,形成了“幼兒園三級課程資源庫”框架。
三級資源庫包括:班級資源庫、年級資源庫和園級資源庫。班級資源庫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人力資源主要指班級家長資源;物質資源主要指班級外的資源箱。年級資源庫包括電子資源和物質資源。每個年級層,我們都設有資源室,這里主要收集課程資料,供教師教學使用。每學期末,都有課程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歸類整理,以便下次使用。園級資源庫也包括電子資源和物質資源。
根據我園的特色,我園開辟了與大廳資源箱相對接的“自然資源室”。我們與共建園老師一同商議決定,將它改建成一個大型的自然資源儲藏室,它具有引領性和全覆蓋性。便于教師領取或借用。
目前,我園的“三級課程資源庫”建設還在不斷完善中,由于人員緊缺,幼兒園無法配備專職課程資源管理員,只能由一線教師或后勤人員兼任,我們的負責人來自一線、深入一線,更能了解幼兒的需要、教師的需要,更能通過自己的實踐宣傳、推廣課程資源。相信通過努力,我們的“幼兒園三級課程資源庫”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完善,真正承擔起為幼兒課程服務的重任。
三、活動的改變
1.活動時間的改變
我們嘗試著改變原來固定而死板的作息時間,原則上除了餐點和午休時間,其他時間允許老師根據活動需要,靈活調配。
2.活動形式的改變
(1)以往我們的集體教學活動都局限在班級中進行,現在我們逐漸將班級內的活動延伸到戶外,能在戶外進行的活動盡量不在室內進行。
(2)自主用餐。這是我們六個支架中的一個,我們由教師主導分發飯菜改為幼兒自主選擇,變被動為主動,幼兒的合作能力,自我服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活動內容的改變
搬入新園時,我們就組織教師對周邊資源進行摸底梳理,并繪制了資源圖,那么,我們該如何將這些豐富的資源用于我們的課程建設呢?我們摸索著往前走,經歷了疊加、替換,努力向融合靠近。
行動三:在大膽改變中成長
在一系列的改變中,成長的不僅僅是幼兒,也有我們老師。老師的兒童觀和課程觀也隨著幼兒的成長發生著變化,提高了專業能力。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目標的引領下,放手讓幼兒自主活動,教師以觀察者的身份審視幼兒的行為,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
教師在專家的引領下、一次次培訓中、書籍推薦中改變著;孩子們在教師的環境突破、放手理念下改變著,我們的幼兒園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著。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發現幼兒是無所不能的,他們一個個都是探索者、建筑師、哲學家、游戲王……老師也深切體會到付出是有價值的,增強了職業幸福感。老師通過一個個精美的小故事,一篇篇有意義的觀察反思,記錄著幼兒成長的點點滴滴。
參考文獻:
[1]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楊琴琦.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