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貴
摘 要: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是中職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創新,對中職學校的教學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已經成為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助推器。本文探討了以職業技能競賽為載體,促進教學模式、師資隊伍、教學環境改革的重要意義及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提升中職學校的辦學質量。
關鍵詞:技能競賽 中職教育 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目的是培養一批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是專業發展的立足點。為了推動職業教育深化改革,中職學校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的精神,努力探索適合中職教育的發展道路。
一、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改變了教學模式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競賽。”職業技能競賽已經成為中職學校展示師資力量、教學水平、技能訓練的重要平臺。學校的課程體系必須向工作體系的方向轉變;教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手把手地教。例如,筆者學校在制茶教學中,從茶葉的采摘、萎凋、揉捻到發酵、干燥全過程,教師全程指導。學生李世杰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取得了福建省中職學校擂臺競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學校各專業都根據專業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或項目教學法,或實驗教學法,或現場教學法,緊跟行業發展前沿,構建以任務為引導的新的教學模式。豐富的教學模式增長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本領,學生在技能競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青睞。近年來,廈門路達數控、東南汽車、福建承天藥業、大北農、南平華科生物、光澤圣農等單位,紛紛與筆者學校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使學校邁上了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
二、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推動了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勢必要求教師要更加積極地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師必須不斷跟進相關專業最新發展趨勢和動態,更加注重職業教育的最新技術。中職學校為了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也必須出臺一系列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政策和措施,經常組織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和考察,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學習,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積累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也推動了產學融合,培養了一批既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高的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職業技能競賽對教師教育理念的完善、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三、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改善了實訓教學環境
實踐教學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實踐教學開展的效果,直接影響到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就業。通過開展技能競賽,學校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和學生技能的培養,通過承辦職業技能競賽,進一步完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加快了“校中廠”的建設步伐,學生的許多實踐教學都得以在學校完成。同時,通過與企業、行業的合作,加強了“廠中校”的建設步伐,學校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系,與勞動力市場緊密聯系,使企業得到了真正需要的人才。
四、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開展,創新了學校的教學模式,突出了對動手能力的“做中學”訓練,有效地促進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大大促進了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的熱情,學生會更加自覺地學習,刻苦訓練技能,從而也帶動了其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濃厚的學習氛圍得以形成。
五、舉辦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了學生的社會化發展
職業技能競賽不僅強調個人成績,更強調團隊的整體成績,參賽隊伍師生之間面對面地交流、學習,師生共同討論,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相互協調,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這種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為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在團隊中,每個隊員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各自的崗位上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在競賽中,學生通過與他人交往,增強了社會交往意識,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學生今后工作、走向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職業技能競賽是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航標,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中職學校舉辦技能競賽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完善和發展,不斷擴大學生的參賽面,可以采取隨機抽取學生參賽的辦法提高中職學校應對技能競賽的能力,全面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桂林,于萬成.以技能大賽為引領搞好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J].職業,2011(33).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