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反腐倡廉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反腐敗的重要陣地,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重要性 必要性 職務犯罪
作者簡介:王秀娟,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3-291-02
一、基層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存在的問題
面對反腐敗的新常態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新形勢,對基層檢察院必然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開展工作和人員配備等方面卻存在諸多制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問題。
(一) 人員配備結構、層次不合理
基層檢察院預防部門每年都需要開展大量的工作,進機關、進企業等開展警示教育和預防宣傳等活動,并需要撰寫預防調查報告、典型案例分析、年度報告,以及一些預防宣傳片和預防微電影等的拍攝,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招投標項目不斷增多,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任務量日益繁重,面對如此繁重多樣的工作量,預防部門卻面臨著人員匱乏的現狀,出現了人少事多的囧狀。而且,部門人員結構層次不合理,人員偏老齡化,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客觀上制約了預防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 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訓
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較全面的業務知識,而且需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較高的寫作水平,但是現在的預防工作專門人員均沒有經過正規教育培訓,平時也很少接受職務犯罪預防方面的培訓,對預防業務的整體把握相對模糊和陌生,導致預防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現狀很難適應新形勢下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需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 缺乏充分的外部保障和支持
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最大的瓶頸問題就是缺乏充分的法制保障,因而易產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執行力不強、權威性不夠的問題。執行力不強體現在有些單位或個人認為沒有義務配合檢察機關開展預防工作,結果往往導致檢察機關單方面的“一廂情愿”的介入,而在實際工作中卻得不到相關部門的歡迎、支持和配合,致使工作無法順利暢通的開展。權威性不夠體現在預防部門深入行業、部門等領域開展預防調查所提出的檢察建議不具有強制性,當實踐中出現有關單位應付了事、不予采納的情況時,沒有更進一步的保障措施,從而使預防工作不能得到切實的落實,導致預防成果的轉換缺乏法律支持,顯得軟弱無力。
二、 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重要性
(一)政治性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堅定決心反對腐敗、嚴懲腐敗分子,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我黨對反腐倡廉建設作出了新的部署,反腐倡廉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人民群眾對官員腐敗、司法腐敗強烈不滿,一些黨員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是非觀念上出現混亂,甚至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以身試法。所以,黨風廉政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大事,只有堅持反對腐敗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同時進行,才能將腐敗現象遏制住,黨和國家才有希望。
(二)長期性
當前,法治政府建設的成效有目共睹,人民群眾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改變。但是,由于封建社會幾千年來的“人治”,在人們的思想中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要使人們的思想轉變為與當前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治”思想,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長期的過程。因此,檢察機關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必須要有一個長期性的規劃,要腳踏實地,努力開展好各項檢察工作。
(三)必要性
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設一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風清氣正的廉潔政治。因此,作為具有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開展,在黨委的領導下,與紀委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一起,在“以檢察機關為主體,多部門配合”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模式下,切實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建立一套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預防腐敗工作機制。
三、深化偵防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
在現實司法實踐中,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反貪、反瀆等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密切相關,最高檢成立職務犯罪偵查總局將職務犯罪預防與偵查部門合并為一個職務犯罪偵防一體的職能部門就是最好例證。為更好發揮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職能作用,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成立職偵綜合部門,加強業務協作交流
為避免和防止發生反貪、反瀆相分離、偵查預防“兩張皮”、“各自為戰”等問題的發生,我們建議,將基層檢察院反貪、反瀆、預防部門合并為一個集偵防一體、內部分工明確具體的大部門,以便于統一指揮、各部門配合協作。例如職務犯罪預防部門可以就反貪反瀆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進行犯罪分析,通過對案件進行深層次的原因、特點剖析,發掘發生職務犯罪的根源以及犯罪的特點、手段、管理漏洞,一來為有針對性地做好今后的職務預防工作奠定基礎,二來也為偵查人員在今后查辦類似案件提供參考借鑒。同時,預防部門在預防工作中,可以將發現和受理的職務犯罪線索及時移送自偵部門,為自偵部門提供案源線索,以此為介入點及時開展初查偵查工作。
(二) 以身邊案例釋法,提高預防針對性
以往預防工作,單純通過職務犯罪預防講座和宣傳教育,雖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由于引用的一些案例多為大案要案,涉及的官員多為國家級、省部級領導干部,對于轄區內的普通黨員干部相對遙遠,警示教育作用有限。而反貪反瀆查辦的案件一般為本轄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是他們身邊的人,通過這些真實的案例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沖擊力,以使他們意識到職務犯罪就在我們身邊,如果稍有不慎,觸犯黨紀國法,就有可能和他們一樣名譽掃地、身陷囹圄,最終走上貪污腐敗的不歸路。從而提高預防工作的針對性、導向性,增強預防宣傳與警示教育的實效。
三、 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結構調整,不斷優化預防人才庫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如火如荼,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不斷被提到新的高度和賦予了更高的要求,現有隊伍并不能適應現有改革趨勢,因此,檢察機關預防部門要不斷優化預防人才庫建設,著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化人員,并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擴大預防隊伍,同時,形成老同志幫助新同志熟悉預防業務,新同志帶動老同志提高預防工作熱情、激情,將現有預防血液與新鮮血液不斷柔和,形成全新的,富有工作熱情的,具有豐富工作能力的面貌一新的職務犯罪預防隊伍。
(二)營造宣傳氛圍,突出警示教育,傳遞預防正能量
職務犯罪預防部門要加大檢察機關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宣傳力度,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做好“窗口前移”預防工作。不斷加大警示教育和預防宣傳工作,通過多種形式,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預防專題講座、播放廉政短片、進行預防掛圖巡展、發放預防專刊等進行職務犯罪預防教育,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傳遞預防正能量,減少職務犯罪的發案率。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示教育,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告誡廣大黨員干部以案為鑒、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三)加強制度創新,消除犯罪隱患
預防腐敗和職務犯罪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堅持制度創新,積極探索從制度、機制上預防職務犯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完善職務犯罪預防領導機制和預防聯席會議機制,將職務犯罪預防納入地方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建設整體格局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職務犯罪預警機制,進一步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
(四)創新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制度、機制和方法
為進一步推進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深入開展,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減少和避免職務犯罪的多發頻發現象,將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等招投標活動納入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范圍。尤其是在行賄犯罪多發的工程建設領域,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檢察機關可與政府部門召開專題聯席會議,研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聯合向區政府各部門下發《關于在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等招投標活動中實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的通知》,以制度的形式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規范化,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與方法。
(五)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優化預防工作
黨的十八大后,檢察機關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依法履行反腐敗職能,嚴肅查處了一批職務犯罪案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查辦案件的重點也是預防工作的重點,所以,要以此為動力,集中精力做好典型案例剖析工作,并不斷創新工作形式,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報道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工作動態,宣傳預防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和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