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旭迪
【摘要】應收賬款是一把“雙刃劍”,企業要在利益和風險之間進行權衡,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管控措施。本文從通信施工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關鍵字】通信,應收賬款,管理
通信技術是當代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的技術因素,對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從1998年郵電分家后,我國通信行業經歷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通信施工企業也借此東風,贏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卻經常出現有利潤、無資金,賬面狀況不錯卻資金流匱乏的狀況,這其中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障礙問題。
一、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界定
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是指工程已驗收結算,經發包方審計,應向發包方收取的審定工程價款,包括應收工程款、質保金、履約保證金等。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通信施工企業而言,企業開拓新市場、進行新項目施工需要大量的墊資,再加上工程施工期較長,工程質保金需要在質保期滿才能收回,若完工項目的工程款不能及時收回,會嚴重地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和正常生產運營。流動資金的短缺,一直是困擾通信工程施工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嚴重制約著企業業務的正常開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市場地位的不對稱,工程墊資與工程拖欠款現象普遍。
近年來,通信工程施工市場供不應求,僧多粥少的形勢加劇,通信運營企業有意無意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在與施工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施工企業在市場供過于求和法規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難以做到與運營企業平等對話,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達到業績考核目標,不惜盲目賒銷,以求得中標機會。再加上通信運營企業資金投入不足,有些工程未立項先施工,即使工程竣工最終無法及時轉固,導致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賬齡逐漸拉長。
(二)企業缺乏應收賬款風險意識,盲目擴張市場
一方面,通信施工企業大都帶有國有企業的烙印,產權制度相對落后,企業管理層只在任期內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潤,大量采取應收賬款營銷策略,而不顧企業的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將收入、利潤指標層層下達。各施工部門為了完成產值目標,將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報酬與施工產值相匹配,忽視了將能否收回所欠工程款及回收應收賬款的質量納入項目管理的相應績效考核中,使得項目管理人員只重產值完成的多少,而不考慮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有些企業即使考慮了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也因人員的頻繁變動,導致應收賬款處于無具體經辦人員狀態。
另一方面,隨著通信設備商海外業務拓展加快,通信施工企業也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將業務拓展到國外。由于不一樣的財務政策和法律、市場和管理環境,通信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是難以預料和控制的。派駐海外的施工及財務人員缺乏境外工作經驗和海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使得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簽訂利于企業及時收款的合同條款,導致海外項目資金結算普遍存在延遲問題。
(三)應收賬款內部管控薄弱
目前許多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人治化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缺乏一套科學的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制度,導致業務部門為了擴大業務盲目放賬、濫用信用資源,企業遭受巨大的應收賬款風險損失。有些企業雖然也建立了應收賬款內部控制措施,但還是停留在傳統的“事后追債,亡羊補牢”模式上,沒有真正從源頭上控制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與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相關的職能部門一般有市場部、交付部、財務部、風險管理部等等,這些機構間交叉管理,職責劃分不清,往往各行其是,缺乏協調和溝通,沒有具體的責任主體對應收賬款的事前信用審批、事中監督、事后回收負責。
三、加強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對策
(一)建立應收賬款風險預警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應收賬款總規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是通信施工企業在承接業務時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尤其在承攬一些社會項目時,要做好企業資信調查和可行性研究,了解該建設單位的資質等級和信譽度、償債能力、資金到位狀況及施工環境等,對信譽不可靠、風險大于收益的項目寧可放棄也不貿然行事。企業應設立專門管控部門對投標文件進行集中管理,在合同簽訂時重點審核工程款的支付辦法和違約事項的處理等條款,避免發生違約時處于被動狀態。同時,企業要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根據建設單位不同資信等級設定最高賒銷額和最長賒銷期,降低賒銷風險,從源頭上減少壞賬損失的發生。
(二)深入施工環節,注重應收賬款事中控制。通信施工企業對于工程款的合同約定往往是預付款、進度款、結算尾款、質保金等部分組成,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企業需要嚴格按照工程完工進度,督促建設單位支付工程進度款,當建設單位不支付進度款時,要積極與對方單位溝通,杜絕工程款拖欠問題。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現了建設單位經營狀況惡化,可能無力償還債務的情形時,要考慮終止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已經拖欠的債務與對方單位協調,考慮采用債務重組等方式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三)強化應收賬款事后催收。企業設專人專崗,對應收賬款進行動態管理。可以將應收賬款按賬齡分為高、中、低等風險等級,定期動態發布各風險等級應收賬款風險通報,每月跟蹤催收成果,推動應收賬款催收工作。在應收賬款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企業應想盡辦法防止壞賬的發生,或將壞賬損失降至最低。將應收賬款催收與績效考核體系的有機結合。對新產生每筆應收賬款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陳年舊賬催收有功者,按催收金額的一定百分比給予獎勵。
應收賬款是企業營運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適度的應收賬款比例,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對應收賬款實行全過程風險管控,企業各部門都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苗娟.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2011(5):137-138
[2]楊曉征,劉曉崗.通信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之我見[J].科學大眾,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