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敏
【摘要】汽車維修專業的教育教學宗旨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因此,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應以社會用工需要為主要依據,在開設課程時應以崗位具體工作內容為主要依據,在調整教學內容時應該以用人市場變化為主要依據,從而構建一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本位”為核心的職業課程體系,是目前職業教育行業課程改革工作的新趨勢。本文主要探討了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的相關探索以及實踐。
【關鍵詞】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探索,實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得到了快速提高,汽車進入了千家萬戶,汽車維修產業迅速發展起來,為職業技術教育汽車維修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汽車維修專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汽車維修專業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體系與教材內容改革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第二,汽車維修專業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出現了一定的脫節現象;第三,實訓中心缺乏完整的配套設備,現有設備的利用率也比較低;第四,課程體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模塊化教學、專業課教學沒有明確的指導方向,專業基礎課的課時也比較少;第五,現有教材內容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統籌兼顧是國家在進行教材規劃時主要考慮的方面,但是我國地域遼闊,地域差別比較大,因此汽車維修專業的教材內容與區域經濟很難相互合拍。其次,由于受到普通教育的影響,對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與理論性過于注重,從而導致汽車維修專業的教材內容缺乏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而重新建構課程體系與教材內容改革對于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專業建設來說,既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就會對汽車維修專業的未來建設以及發展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1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設施建設
首先,汽車維修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因此,在對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通過有效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模塊式現場教育教學方法、多媒體教育教學方法等,可以將汽車各零件的內部結構、工作時的運動關系原理清楚地、立體地展示出來,具有動態性、直觀性的優勢,能夠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掌握汽車維修專業的相關知識。其次,在教學基礎設施方面,應當加強實習基地、實訓室以及專業教室的建設,此外還應配備完善的、完整的實訓設施與實訓設備,例如現代化的檢測診斷設備、汽車電控系統以及典型的、先進的汽車零部件等,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自主地、反復地進行試驗操作,從而可以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現有知識進行鞏固、運用,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及水平,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2.2加強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在一體化的專業學習站內完成學習任務的教育教學模式,是一種將實踐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的方法,是汽車維修專業使教育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模式的“一體化”主要體現在企業員工與學生的一體化、企業技師與教師的一體化、工作環境與教學情境的一體化以及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生產實踐與教師隊伍、教育教學情境、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內容以及培養目標的無縫對接。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全面的理論知識基礎以及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并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準確的、規范的操作演示,才能有效地開展一體化實踐教學。
2.3加強實訓管理與考核
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改革還包括實訓課程的改革,在實訓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及考核。目前,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的實訓教學主要有汽車構造拆裝、汽車電工電子、汽車駕駛等實訓,學生必須要有駕駛證、電工證以及汽車維修中級證書等專業技能等級證書,才能獲得畢業。在進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對專業操作技能進行教學所使用的方法應以行動作為導向,大多數的學習單元可以采用四階段教學法,即準備、示范、模仿以及練習,是一種程序化的技能培訓方法;另一部分學習單元可以采取一體化教學方法,從而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實訓項目完成之后,可以通過組織競賽考核等方式,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點評與講解,從而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此外,學校也可以通過與汽車維修企業進行合作,建立一種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校企關系,從而能夠使學生盡快適應汽車維修行業的工作。
2.4調整教學大綱
第一,加強對專業基礎課的重視程度,專業基礎課是專業課程的基礎,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汽車維修的專業課、實踐課就無法得到深入開展。因此,汽車維修應該加強對專業基礎課的重視程度,將現有的“機械識圖”轉變為“汽車機械識圖”,此外,還應增設“汽車機械基礎”這一課程,并設置相應的機械基礎實訓、實踐教學環節等。第二,應及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主動地、積極地調整教學內容,從而使實踐與教學結構得到優化統一。可以采取興趣小組、講座等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式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了解與掌握程度。第三,應當與時俱進地加強專業課教學。專業課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就業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通過組織專業基礎知識講座,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大,培養出全面型人才,更好地滿足市場對汽修人才的要求。
結語:綜上所述,本篇論文主要闡述了汽車維修專業在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的相關探索與實踐,望對相關研究及教學實踐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越琪,孟國強,郭海龍,李軍,張永棟,張勝賓,溫福軍,張飛,許均銳. 能力分級培養的汽車維修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08:38-42.
[2]姜紹忠,閻文兵. 基于“雙元制”模式的高職本土化技能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以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為例[J]. 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5,09:13-18.
[3]馬建軍.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0,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