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立軍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環節,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作用,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體系不斷向前發展,全面構建和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系統化、科學化建設。作為高職英語教師,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利用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多元化評價的策略,使其能夠在英語學習上大有長進。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模式,高職商務英語,多元評價
一、導言
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感覺體驗,打破學生的心理防戒,強調學生的情感態度,鼓勵學生自我探索。體驗式教學是適應當代大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為了克服傳統教學評價的不足,同時也為了能更好地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應使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更加多元化,評價的內容也要具體化,多維度地對教學的主體及過程展開評價將教師、學生有機地連成一個整體。
二、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內涵
(一)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David·Kolb,這位體驗學習理論的倡導者,在1984年提出了體驗學習圈。抽象概念、主動實踐、具體體驗、觀察與反思是體驗學習圈的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不斷地循環,并呈現螺旋上升的趨勢。其中,觀察和反思的基礎是具體的體驗,新的理論或者認識是由觀察與反思的東西轉化而來的,從而上升到一個抽象的概念。新的體驗和實踐由這些抽象的概念所形成的理論或認識指導而來,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其次,體驗式教學呈現和以往的傳統教學的被動接受知識完全不同的過程。依據這一理論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地建構過程,呈螺旋式上升,不斷升華。學生為認知的主體,是學習的主動者。教師的作用是引領,是學習環境的創作者。學生借助教師的引領和幫助,形成語言意義的體驗與建構。
(二)體驗式英語教學策略內涵。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的基礎是現行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分析體驗式學習的利弊,推陳出新,推行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英語的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打破原有教材的束縛,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英語基礎和所學專業,精心創設語言情景。通過創設或營造特定情景,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感知英語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獨立自主的英語學習意識。
三、多元評價研究
(一)概念。“多元化”評價是針對一元化評價的概念提出來的,文中多元化評價是指不單純采用標準化測驗,而是采用多種途徑,在非結構化的情景中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一系列評價方法;多元化評價體系是指學校根據培養目標、課程性質、教學目標和要求、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以及學校的特點對學生學習的多元化評價所形成的整體。
(二)目標與成果
1.研究目標。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激發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同時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得失,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研究成果。在認真分析研究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針對高職學生學習習慣及方法所存在的問題,做了一些積極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1)學分制評價。在課程教學中,由學習組長采用觀察法、測驗法,檢查作業法,量化分數,記入到平時成績記錄表中。每種習慣當天或當堂達標+2分,基本達標+1分,不達標-1分,每次課合計一次,每周匯總一次,按合計后的分數記入到課程分數考核的平時成績中,作為學生本門課程綜合成績的一部分。
(2)英語學習方法和知識記錄袋評價。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和知識記錄袋也就是學生的英語學習檔案袋,主要收集、記錄學生、教師或同伴對自己在英語學習習慣及方法方面做出評價的有關材料。如優秀作業、活動記錄、發表作品、課堂表現等。這是評價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和進步的理想方式。
(3)定期展示、交流學生成長記錄袋。學習組長負責組織學生每周整理一次記錄袋,并在班里進行展示評比。讓學生把各自的學習記錄袋帶互相進行評價,展示自己的收獲,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的成就感都會得到滿足。學生收集學習記錄袋的資料不是目的,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師不但要經常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學習記錄袋的機會,還要盡量和他們一起回顧進步的歷程。
(4)揚棄學習記錄袋內容。學生的評價能力在提高。告知學生學習記錄袋不是自己作品的堆砌,在建設學習記錄袋時要注意不斷地替換更新,有選擇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作品,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再有意義的部分就可以刪去。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學生不斷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同時也懂得了欣賞自己悅納自己。建立學習記錄袋,必須以激勵為目的,促進學生在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自主發展。
(三)星級評價。在教學實踐中,課題組還積極用星級評價對學生在高職商務英語學習習慣及方法方面的情況進行考評。
如依照應用英語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每兩周進行一次評價,從自己、同學、老師、三個方面評,即“三位一體”評價。
(1)自己評: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制作一個簡單的日歷表,日期就是一個月,讓學生把想在這個月學習的知識寫上去,然后讓學生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評價。然后讓學生月底寫一下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2)同學評:每月由英語教師集中組織一次“評價課”活動。活動形式不拘一格,可采取“班組結合式”評價方式。
(3)教師評: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師根據自己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觀察了解,并注意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對學生逐人、逐項進行等級評價,或寫出充個性化的評語。激勵學生的上進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學習風貌。
參考文獻:
[1]金艷.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評價[J].中國外語,2010(01):68-76.
[2]于廣.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探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8(08):92-93.
[3]丁福興.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理據與框架[J].現代教育科學,2012(01):146-149.
[4]陳誠.高職英語多元評價系統的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2(03):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