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摘 要】 目的 觀察采用綜合方法治療小兒腹瀉的效果,提高小兒腹瀉治愈率。方法 對來我院求醫的120例小兒腹瀉患兒,采用綜合方法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120例患兒中痊愈67例、好轉(顯效+有效)42例,總有效率為95%,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綜合方法治療小兒腹瀉效果確切,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方法 治療 小兒腹瀉
僅靠口服蒙托石散劑與微生態制劑藥物治療小兒腹瀉已經很久,但是療效仍然不夠理想。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提治療效果,我們采用綜合措施治療小兒腹瀉病,取得良好效,現將臨床經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病例均來源于醫院2012年10月—2015年1月門診就診患兒,診斷符合《腹瀉病診斷治療修訂方案標準》,并排除痢疾和腸炎等細菌感染性腹瀉。將120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齡最小4個月,最大3歲。糞便形狀為黃綠色稀便或水樣便或粘液便或泡沫狀便,病程不超過2周。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根據脫水情況,必要時靜脈補充電解質,對發熱、嘔吐患兒給予對癥處理。對照組口服蒙托石散劑與微生態制劑。觀察組采用綜合治療措施,具體方法是在口服蒙脫石散劑與微生態制劑的基礎上,給予飲食、腸道給藥、臍部外用藥與肛門局部紅外線等綜合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①口服不加糖純豆漿每日3次,每次量不超過(月齡-4)×10 ml②病毒唑、黃連素加生理鹽水10 ml保留灌腸,每日1—2次;③自制小兒中藥胃腸貼,每日1次,藥方:黃連、丁香、肉桂、吳茱等份加姜汁調制;④用100W燈泡烤照肛門,即紅外線治療,每日3—4次;⑤口服燒熟大蒜,將大蒜帶皮加以燒烤至皮焦里肉嫩軟時食用。
1.3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1993年北京修訂的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顯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總有效率為顯效和有效合計。
2.2 療效
觀察組顯效4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0%;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22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66.7%,兩組總有效率經χ2檢驗,χ2=23.4,P<0.01,提示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用藥后觀察組有效57例,有效病例所需平均時間為(2.76±0.89)d;對照組有效40例,所需平均時間為(3.86±1.66)d,兩組有效病例所需平均時間經t檢驗,t=3.82,P<0.01,提示兩組有效病例所需平均時間有明顯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任何藥物不良反應,僅對照組有16例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加重與脫水等癥狀,給予對癥、抗感染與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支持治療。
3 討論
小兒腹瀉病是我國小兒常見病與多發病,其病原學多見病毒感染,其次為細菌。病毒唑、黃連素保留灌腸是針對病原學進行治療。黃連素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臨床上常見腸道系統疾病的致病菌有非常明確的治療效果,可以殺滅致病微生物。在臨床上,小兒中藥胃腸貼中的黃連、丁香、肉桂、吳茱與姜汁等有醒脾止瀉、暖養胃腸、祛寒及抗病毒等作用;用100W燈泡烤照肛門,即紅外線治療,可以暖養胃腸、祛寒,更重要的是促進肛周炎癥吸收。純豆漿對腸道有收斂作用,有利于止瀉。大蒜氣味辛溫,可殺毒氣,健脾胃,治療腸炎有一定良效。燒熟大蒜肉嫩軟,無辛辣味,食用時口感好,患兒易于接受。
我們采取綜合治療方法,未發現副作用,不用靜脈輸液,將口味極苦的黃連素用于保留灌腸,大大減少了患兒的痛苦,患兒依從性好,安全有效,無副作用,經濟方便和操作簡單。
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與家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湛翠蘭. 自擬腹瀉湯治療小兒腹瀉病50例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01,(18)
[2] 方鶴松. 中國小兒腹瀉病的現況[J]. 北京醫學 , 1991,(04)
[3] 鄒明霞. 喜炎平治療小兒腹瀉病85例療效觀察[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07,(03)
[4] 陳天麗, 黎書實. 酚妥拉明治療嬰兒捂熱缺氧綜合征10例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 1993,(06)
[5] 文元. 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50例療效觀察[J]. 中原醫刊 ,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