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

【摘 要】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應用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4例宮外孕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治療,試驗組患者給予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結果: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的臨床總有些率為72.97%,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1.89%,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的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應用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可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及臨床療效,確保患者盡早恢復健康,值得臨床重視并推廣。
【關鍵詞】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宮外孕 ;臨床效果
宮外孕是一種臨床中常見與多發的婦科疾病,其主要指的是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外的現象,常常發生在輸卵管,其具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常常選擇保護生理結構及生理功能的方法治療宮外孕[1]。現階段,臨床中治療宮外孕的藥物有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等,其中甲氨蝶呤可以結合二氫葉酸還原酶,干擾DNA的合成,抑制細胞增生,從而破壞吸收胚胎組織壞死的作用;而米非司酮可以作用在子宮內膜,出現抗孕酮作用,由此促進脫膜、黃體萎縮以及絨毛組織等,從而導致發生流產[2]。本研究中將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4例宮外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應用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4例宮外孕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7例。全部患者都滿足宮外孕臨床診斷標準,且經實驗室檢查確診。其中對照組中,有30例初產婦,有7例經產婦;患者年齡為23~36歲,平均為(26.2±1.1)歲。而試驗組中,有29例初產婦,有8例經產婦;患者年齡為22~36歲,平均為(26.6±1.2歲)。2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等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生產廠家:Pfizer?(Perth) Pty Limited;產品批號:H20120420)治療,肌肉注射,每次25毫克,每日1次,堅持使用5天;而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前提下給予米非司酮(生產廠家: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品批號:H20033551)治療,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堅持服用3天。
1.3 評價標準
根據“實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中的評估標準,對2組宮外孕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主要分成3個等級。其中,患者陰道流血、腹痛及包塊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總積分已經達到9-10分為顯效;患者陰道流血、腹痛及包塊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總積分不低于5分為有效;患者陰道流血、腹痛及包塊等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患者人數+有效患者人數)/治療患者總數]*10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中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選擇統計學SPSS15.0實施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72.97%,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1.89%,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的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米非司酮作為新型抗孕激素,可以迅速的結合糖皮質激素受體以及孕酮受體,抑制孕酮作用,可以對不同時期妊娠產生引產效應,由此殺死排出胚胎,是較為有效的非手術性抗早孕藥物。除此之外,米非司酮應用在臨床治療宮外孕中會促使妊娠絨毛變形壞死的速度加快,且阻止卵泡細胞激素排出以及黃體生成[4]。甲氨蝶呤還可以稱之為抗葉酸類抗腫瘤藥物,其通過結合二氫葉酸還原酶而實現抑制合成四氫葉酸的目的,且阻礙RNA以及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導致胚胎細胞出現凋亡壞死與脫落。但是此藥物具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常常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腸胃消化系統。相關研究證實,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應用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可以有效的發揮協同作用,可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療效,確保患者盡早恢復健康[5]。
此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的臨床總有些率為72.97%,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1.89%,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的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語
總而言之,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應用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可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及臨床療效,確保患者盡早恢復健康,值得臨床重視并推廣。
參考文獻
[1]徐衛霞,楊光瓊,李毅.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58例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2011,12(11):115-117.
[2]王慶芝,石祥奎,梁志甲.宮外孕應用甲氨蝶呤血藥濃度監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3,11(04):36-38.
[3]王海娜,胡超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效果觀察[A].2011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臨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21(10):37-39.
[4]饒麗.宮外孕Ⅰ號Ⅱ號方、加氨甲喋呤、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38例觀察[A].全國第六屆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12,5(02):68-69.
[5]郎秀榮,李暉,劉新英,徐靜.甲氨喋呤、甲酰四氫葉酸鈣配合中藥治療異位妊娠68例[J].河北中醫,2014,15(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