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新平
【摘 要】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礦井都是井下開采,由于井下工作環境影響因素多變,井下安全事故經常發生在采煤工作面,因此需要對煤礦井下采掘面進行安全隱患分析,實現采掘工作面工作與管理相協調,同時還要制定相應的有效防范措施,提升采掘工作面的管理,提高井下采掘的安全與生產的穩定。
【關鍵詞】采掘面;施工;技術;安全;管理
一、影響采掘面安全管理的環節
(一)采掘圖紙與規程措施
在進行采掘前首先就需要保證圖紙以及各類文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所有的采掘工作都需要以設計圖紙開始,生產現場有安全技術措施,各種圖排版(工作面設備布置圖、通風系統圖、供電系統圖、監測通信系統圖、工作面支護示意圖、正規循環作業圖表、避災路線圖等)清晰規范。工作面安裝、初次放頂、收尾、回撤、過地質構造帶、冒頂區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圖紙設計和措施編制必須符合規范和要求,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做出高質量、標準化的采掘工作,煤礦生產部門在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核的過程中要充分對圖紙設計的每一個部位進行了解,篩選出科學的設計方案,特別是對關鍵部分的工作要著重了解和分析,最后結合現場情況來考慮圖紙設計。在保證圖紙設計符合標準后,應該嚴格執行和落實,特別是各類安全管理技術組織的實施。
(二)采掘前工作狀況
在礦井采掘前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各種可能性的危險提前做好預案,在采掘交接班的過程中,應該嚴格各項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工作嚴禁交接,必須弄清楚中間所存在的問題,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責任,誰交接誰負責,如果出現問題,應追究其交接人的責任。在施工中要每班都有驗收員與領導人員在崗,隨時應對突發現象。在對安全檢查工作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要重新施工,避免安全事故隱患的出現。
(三)井下工作質量
我們對礦井工作質量的檢查一般反映在實現采煤、掘進和機電運行上,其他的工作質量的檢驗都需要長時間來進行,我們在礦井質量管理中要把工作延伸到實際的施工中,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錯并總結出現問題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對于造成施工質量問題的責任人要進行工作追究,絕不姑息。
二、煤礦采煤面安全管理
傳統的采煤采用的是爆破技術和液壓單體支柱支撐工作面,機械化程度比較差,在采煤過程中存在,勞動強度大,且生產連續性不強,人員操作不方便,這些因素都是造成采煤面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F如今國內大部分煤炭開采企業都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但是對于相應的安全管理有時候沒有做到與技術相匹配,所以在采煤面管理中要做到技術與管理相匹配。
(一)采煤工作面質量管理
工作面安全出口暢通,高度不小于1.8m,人行道寬度不低于0.8m,工作面內排頭支架與巷道支護間距不應大于0.5m;工作面傾角超過15°時,液壓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傾角在25°以上時,必須有防止煤矸竄出刮板輸送機傷人的措施;工作面應做到三直一平兩暢通。對工作面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落實及安全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每班評估,并做好記錄。
(二)機電設備安全管理
采煤機、破碎機、轉載機、運輸機、支架(支柱)等選型有科學依據,設備完好,保護齊全、運行可靠,符合機電設備的管理規定,采煤機內外噴霧裝置符合規定,內外噴霧有效,有機載瓦斯報警斷電裝置。設備能力匹配,系統無制約因素;無國家命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設備;開關上架,電氣設備不被淋水;通信系統暢通可靠,監測監控設備運行正常,安設位置符合規定;輔助運輸設備完好,保護齊全,制動可靠,安設符合要求,聲光信號齊全;支架液壓系統無漏、。
(三)采高與煤炭回收
在工作中不能隨意的丟棄煤炭資源,采高也要符合標準規范,絕不能超過10cm;當發現底層工作面比較薄的時候,應該建網;工作面的浮煤要及時的清理,煤炭厚度應該小于3cm,支架之間沒有浮煤的堆積,工作面煤炭的回收率應該達到97%;在對于假頂的鋪設方面金屬網要求橫向對接,縱相接的搭接不少于30cm,網頭要拉好,防止出現相互的牽扯,影響金屬網的使用。
(四)頂板支護的安全管理
綜采工作面頂板支護主要靠液壓支架進行支護,液壓支架的中心距誤差不超過100mm,支架間隙不超過200mm,立柱前后偏差不超過-50—50mm,支架接頂要嚴實,頂梁平整,最大仰俯角不超7°,支架不擠不咬,無壓死的支架;液壓支架初撐力不低于泵站額定值的80%(24Mp),工作面支架必須安裝測壓表,進行現場監測;液壓支架、支柱應編號管理、牌號清晰、操縱手閥置于有限位置。工作面控頂范圍內頂底板移近量不大于100mm/m;工作面及兩巷頂底板松軟時,支柱應穿柱鞋,并確保鉆底小于100mm,工作面頂底板不應出現臺階下沉。
三、建立采掘面安全預警評價管理體系
安全預警評價可以對礦井安全實時進行安全防護,能夠對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排除,我們對采掘面進行安全評價時,可以立足于采掘技術和采掘環境,對采掘技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預警評估。同時我們也可以在采掘工作同時進行預警評估,對煤礦企業所使用的合理巷道結構、形狀、設備、位置等進行評估,從而使采掘工藝更加的完善與合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因錯誤判斷導致的經濟的損失,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采掘面的安全性,降低了礦井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梁貴軍.煤礦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探討[J]. 能源與節能. 2016(04)
[2] 李建林.防止采掘工作面漏風探析[J]. 山西煤炭. 2013(01)
[3] 王有君.防采掘工作面多人違章對策[J]. 內蒙古煤炭經濟. 2000(Z1)
[4] 伍云,孫志剛.??對采掘工作面進行安全評估的探討[J]. 勞動保護科學技術. 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