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圖書館建設是黨和政府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本文將就農村圖書館的現狀、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農村圖書館;文化;第三方機構
中圖分類號:C25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153-01
一、農村圖書館是治愈文化貧瘠的良藥
貧窮這個字眼,總是讓人想到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人群;或是拿著一紙高校錄取通知書,卻因父母臥病在床、家徒四壁而不得不輟棄學業的故事。這固然是貧窮,也令人悲痛,應當被予以重視和解決。但比物質上的貧窮更可怕的,是文化上的貧瘠。物質上的貧窮只能陷人于一時窘困,文化上的、精神上的貧瘠則如無底之淵,墜入其中無法自拔甚至茫然而不自知,喪失同貧窮斗爭的勇氣和機會。尤其是在本就發展相對落后、生活相對貧困的農村地區,要想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單純從物質上脫貧還不行,前段時間媒體關于不少拆遷村“一夜暴富又一夕返貧”的報道就很引人深思。因此,必須從物質和文化扶貧上雙管齊下,如此方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而農村圖書館作為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主要載體,在治愈文化貧瘠、實現文化扶貧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農村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歷來為黨和國家所重視,多次出臺政策并加大財政投入,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農村圖書館的現狀及發展困境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并大力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建國以后到如今,在政策的推動和驅使下,我國共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公共圖書館興建熱潮,極大地推動了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以07年在全國開展推廣的農家書屋工程為例,據文化部門的數據統計,2012年全國建成達標的農家書屋達60多萬所,配送圖書9.4億冊,報刊5.4億份,還有諸如音像制品、多媒體設備等,先后投入達180多億元。農村圖書館事業發展熱火朝天的背后,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在制約和阻礙農村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如分布不均衡、圖書館利用效率不高、館藏書目長期不予更新等,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就會走上“建設——衰敗——再建設——再衰敗”的老路,而這并不是政府、社會和民眾所希望看到的。
三、要讓農村圖書館“建起來、用起來和留下來”
(一)提高政府的重視和財政投入。
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本就存在一個外部性的特征,單純地依靠市場難以滿足,必須依靠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門和組織來提供。更何況,在市場發展并不完善的農村,政府仍然是決定事物發展進程的主導力量;脫離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去推動一項事物的發展,農村既沒有相應地的財力,也缺乏必要的熱情。因此,在農村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上,必須緊緊依托黨委政府這個主要力量。地方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到發展和建設農村圖書館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文化大繁榮的必要性和作用,摒棄傳統“唯經濟論”的發展觀點,正確看待文化扶貧、文化繁榮對于發展農村、活躍農民生活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圖書館建設的財政投入,按照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文化需求等相適應的原則,合理設計和安排財政預算,并確定適當的預算增速比例。將農村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納入到鄉鎮工作考核中,提高鄉鎮黨政班子對農村圖書館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對農村圖書館的硬件投入,興建一批農村圖書館,并對一些舊有的圖書館進行改造。完善配套圖書館的配套設施,并加強館藏書目的配送和優化。
(二)加強同社會廣泛力量的協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農村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離不開社會的共同參與。政府和職能部門應當積極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農村圖書館的發展建設活動中來。要加強同高校、企業、NGO、慈善基金等組織機構的合作,同他們一道就建設農村圖書館開展廣泛協作。當前第三方機構參與到農村圖書館建設的路徑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獨立募集資金、獨立建館并獨立運營;二種是同地方政府聯合籌建館舍并共同運營;第三種是第三方機構提供資金、書本等財物,由地方政府興建圖書館并維護運營。地方政府要針對這三種模式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對于獨立建館并運行維護的,既要鼓勵和肯定這種運營管理模式,也要加強對獨立圖書館的監督和管理,“立人圖書館事件”可以說給獨立圖書館的監管敲響了一記警鐘。要反對簡單粗暴的盲目取締,也要避免無為而治的放縱自任。與此同時,農村圖書館在人員管理上也應當注重加強吸收和利用社會力量,在保證必要專職人員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聘用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的形式吸收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農村圖書館的建設管理中來。
(三)探索圖書館管理的新模式。
農村圖書館并不像城市圖書館,由于城市的公共設施和交通系統比較發達,市民往來圖書館之間相對較為方便。農村圖書館則不然,農村村落分布相對較為分散,尤其是在西部農村,村與村之間的距離頗遠,處在鄉鎮中心的居民固然可以方便地到圖書館借閱,而身在偏遠村組的農民則只能望館興嘆。因此農村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要充分考慮到農村特有的實際情況,在充分了解農村現狀和農民需求的基礎上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比如農村圖書館可以采取送書下鄉的方式,先期對村民的閱讀喜好和需求進行調查和了解,定期開展巡回送書活動。同時也可以依托村組、學校等嘗試建立無人圖書站點,為地處偏遠的村民提供圖書借閱自助服務。在圖書館館藏書目的類型選擇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當地農民的文化水平和閱讀需求,盡量選擇一些比較通俗易懂的、同農民實際生活有關聯的雜志、刊物、小說及科普書籍等。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可以推出圖書導讀服務,或者進行二次創作,以簡單、直白的形式如漫畫、農村戲劇表演等形式推介圖書內容。此外,在圖書館的管理上,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起圖書管理信息網絡,實現各圖書館之間的互聯互通,方便各館之間共享資源,并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服務。
四、結束語
知識給人以智慧和勇氣,幫助人們去戰勝暫時的煩惱和困境,獲得最終的幸福。作為以追求人民幸福為己任的地方黨委和政府,必須將建設農村圖書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用文化提高致富能力,用文化豐富農村生活,用文化來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桂玲.基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農村圖書館建設[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
[2] 張忠鳳.充分發揮農村圖書館(室)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07) .
作者簡介:茶金美(1963.10-),女,彝族,云南保山市人,群文館員,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文化站;研究方向: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