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碰男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評改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評改的模式也多樣化,作文評改不僅是教好語文的助推劑,還能很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文評改模式;水平
高中階段,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高中學生作文水平如何,影響著教學效果。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教師的評改作文這一環節很重要,在此詳細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作文評改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寫作興趣有些缺失。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的意識對一定客體(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性,是一個人傾向于注意認識某種事物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從興趣的科學定義出發,大多數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調查統計表明:“不喜歡作文的學生占30%,真正“喜歡”的學生占15%,“害怕、討厭”作文的學生占12%,37%的學生認為“寫作的動因”就是“為考試做準備”。如何使學生對寫作永葆激情,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
2、重寫作水平,輕作文態度。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往往重視學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感受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評價,忽視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感情、態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一些教師在拿到學生的作文后,立刻投入積極尋找錯別字,發現病句,治理結構混亂,提高思想水平的勞動。這種評價上的“人”、“文”分離必然導致學生作文素質的畸形發展,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
3、評改作文手段缺乏創新。時代在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更日新月異,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已廣泛運用到教育教學領域,以其無可替代的信息量大、交互性強、融聲圖文于一體等強大優勢給新世紀的語文教學增添蓬勃生機。然而,在作文評改教學中,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偶爾使用的,也會因為不夠熟練等因素而影響教學效果。我們應該張開雙臂將現代教育技術擁入懷中,讓它們為我們所用,不斷改進教學。
二、評改作文的幾種模式
1、以學生作為主體評改。1.同學互改。 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按照作文訓練的條件組織學生對小組內的作文進行輪流討論。在分組的過程中要盡量平衡寫作水平,保證各組的力量相對均衡。2.個體自改。在學生互相評改、示范評改結束之后,可以經過教師的指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改,讓學生明白在自己對文章進行修改時,也應當思考為什么改、怎么改。教師要保證在學生評改之后進行檢查,對評改得優秀的學生必須鼓勵,對于敷衍了事的進行指導。
2、以教師為主的作文評改模式。①確立批改目標。學習作業交上后,教師要根據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把全部習作瀏覽一遍,挑選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作文,確定為本次重點評改目標。另外,還要把本次作文中所反映出來的較集中的問題加以歸類,力求在評改目標中涉及。②修改點評,理論導引。教師把選定的學生習作從整體上加以修改,然后把原稿和修改稿同時印發給學生,讓他們在比較中領悟修改的方法,讓學生直接感知教師修改的全過程,并選擇一些有類似錯誤的作文,讓學生指出修改辦法,然后教師板書本次集中存在的問題,并做理論引導。③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評改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全文、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從作文的結構、語言、基本觀點、思想感情、文而等方面批改文章。除用傳統的刪、增、調、換等方法外,還要教會學生旁批,并運用說明式、評述式、提示式等方法評改作文。④培養學生朗讀推敲的能力。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練,通過整篇默讀,習作中的錯別字、漏字就會被發現;然后再輕聲讀,看用詞是否貼切,句子是否通順,上下句是否連貫合理,標點是否正確等;再從文章結構入手審視誦讀,如層次是否顛倒,條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應;重點復讀思想內容,如審題是否正確,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圍繞中心,事例是否典型,內容詳略是否得當,細節是否真實,等等。依據教師指導的評分標準及常用評改符號及方法,深入品評,點評習作不當之處,力求文從字順。
3、師生共同主體的評改;①示范評改法。翻閱全班作文以后,選擇一篇到數篇(一般為上等,或中等以上),或對全文作精心的、細致的批改;或結合訓練重點,對作文的有關重點部分精批細改;然后將原文和教師批語都印發給學生,從批改內容到批改方法,都為學生示范。還可以將挑選出來的作文及批語抄下來在班上公布,讓學生對教師的示范批改展開討論、給予補充,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會自己修改文章。②典型評改法。教師在瀏覽全班學生作文的基礎上,挑選一篇或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大家公布。通過對一篇或幾篇作文的細致解剖,具體地教給大家如何在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和運用語言等方面下工夫,以及如何修改文章,這樣做能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在典型批改以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及時修改自己的文章。
總之,評改是作文教學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是一個教學階段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教師要在日復一日的作文評改中不斷思考,努力改進評改的方式方法,以求學生的作文逐漸進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