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怡
[摘要]在進行建設及規劃過程中,部分地方對歷史文化遺物的保護力度不足,導致一些墓葬、遺址、古建筑等受到了嚴重破壞。應深入了解保護歷史文物過程中有效利用地下空間的重要性,根據文物分類的不同,有效運用地下空間更好地保護歷史文物。
[關鍵詞]文物保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8-0061-02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歷史文物所積淀和產生的價值,也就是文物遺產所具有的歷史價值。每個時期的文物,都只能進行保護,而無法對文物進行創造和完全修復。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一些人的文物保護意識淡薄,認為文物保護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我國應該增強文物保護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保護措施,切實提高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一、歷史文物保護過程中有效利用地下空間的重要意義
(一)空間容量得到擴大
對歷史文化區進行改造過程中,大部分改造區都或多或少存在空間容量不足的情況。在利用地面之上的空間來擴大其容量時,為了不讓原有的傳統風貌受到影響,其建筑容積率及高度可以說是擴大容量最大的限制。地下空間一直以來都有著廣泛的用途,其功能主要包含倉儲、防災、防空、市政、商業、交通等。可以對原有地面文物建筑及城市使用功能等起到調配及補充作用。但從總體功能來講,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改善城市環境,讓文物安全性得到保證
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可以將地面城市功能漸漸轉移到地下。具體而言,可以在地面上增設更多的休息場所,不斷改善整體環境,讓歷史文化保護區質量得到完善,其空間容量得到擴大。通常歷史保護區中都會存放許多珍貴文物,可目前保護區中的防盜、防火、環境保護等,大多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在對文化保護區進行改造時,可以將地下空間的穩定性、抗震性、防護性、隔離性,以及抗御人為和自然災害等性能運用其中,讓文物的防災及收藏技術得到質的提高。這對文物的展出及長期收藏來說十分有利。
(三)讓城市的基礎設施得到更新
歷史文物保護區中一直存在著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市政設施沒有足夠的容量、道路通行不順暢、路網的結構較小、沒有足夠的停車位、嚴重的交通堵塞等。為此,要在文物保護區傳統風貌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基礎設施的地下化、綜合化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可以把地下的停車場、地鐵等地下交通樞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全新的地下交通系統,在交通量較為集中的地方更好地實現人車分流的目的。高效的地下輸送可以更好地支撐地面與地下設施的有效運轉。地下所設的停車系統能夠有效增強地下車庫的使用率,從而讓地面上的道路壓力得到緩解,同時還能讓歷史文物保護區實現更好的路網格局。
(四)讓不可移動文物更具展示性及完整性
就保護歷史風貌及歷史文物的層面來講,不可移動文物遺址應該注重地下空間的有效運用。對歷史路段及文物古跡路段必須進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及前期調查,并通過良好的自然條件、地質、地下空間等,讓文物特點得到更好的保護。比如新建的歷史文物博物館可以將功能空間轉移到地下,讓地面上的空間更加充足,地面上原本的歷史環境得到更好的保存。從能源節約層面來講,地下空間中有著大量的巖土,而隔熱性正是這些巖土最大的特點,這就有效避免了地下空間受到地面溫度影響的情況發生。由此可見,從所消耗的能量來看,如果將建筑物放置于地下的巖土之中所消耗的能量遠比地面少。從控制成本上來講,地下空間的有效利用能為博物館減少更多成本。從技術應用層面上來講,博物館對室內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而地下良好的環境也不能缺少精良設備及先進技術的有效支持。因此,由于地下隔離性、抗震性及熱穩定性等特點,在保護文物的過程中,先進技術在地下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有利于地下水資源保護
目前,我國有很多歷史文化名城雖然人杰地靈,但是卻十分缺乏水資源。為此,可以利用地下空間,建設起相應的儲雨設備循環處理污水,做到一水多用溈避免水資源浪費和保護水資源而制定出更多節約用水的措施。尤其在開發地下空間過程中,要充分開發地下水資源,解決水資源貧乏這一問題。
二、保護歷史文物過程中利用地下空間的實際作用
以文物保護法為依據,可以把壁畫、石刻、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等歸納成不可移動的文物,把圖書資料、手稿、文獻、藝術品等歸納為可移動的文物。可移動文物中又分為一般文物和珍貴文物。從古代遺址上進行劃分,按照古遺址特征可以分為城市遺址、史前遺址以及建筑物遺址等三類。從保護觀點對古遺址進行劃分,分為地面遺址和地下遺址兩類。
有些遺址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對這類遺址進行開發時,一定要開發地下空間。漢陽陵帝陵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地下博物館,其建筑總面積達到6520平方米,并且地面完全保持了古代帝陵陵園風貌。其地下層高為6.5~10米,總深度達到14米。在陵園內司馬道北側設置博物館展示廳主入口,對于地下建筑來講,其朝南或者東南建筑方向是最合適不過的,這樣可以保證太陽光能夠照射到地下建筑內。在設計主入口的深度形式時,都可以保證自然采光,也能起到節能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將下沉式庭院設置在北部,這樣游客可以在參觀完葬坑后,通過長坡道之后,進入到庭院,進行短暫休息,在休息之后,再起身參觀其他地方。地面上并沒有太多突起物,保持了陵園的歷史風貌。
在擴建歷史文物建筑遺址過程中,開發地下空間,既可以解決地面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解決人車通行的問題。同時開發地下空間也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確保歷史文物得到更好保護,有利于歷史文物進一步發揮其價值和作用。巴黎盧浮宮作為世界著名的三大宮殿之一,雖然空間容量很大,但只能展示一些藝術品。作為一個大型博物館,如果僅僅只展示一些藝術品,那么它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盧浮宮所設置的研究用房和地面庫房容量也不足。存在這樣的情況,必須得對巴黎盧浮宮進行擴建。但通過考察巴黎盧浮宮周圍的環境可知,其周圍并沒有可用的地面空間,在地面上進行擴建是很困難的;并且如果強行在地面上擴建,會影響到巴黎盧浮宮的歷史面貌。最終在地下對巴黎盧浮宮進行了擴建,不但保留了巴黎盧浮宮的歷史風貌,也解決了巴黎盧浮宮擴建地面面積不足的問題。在設計博物館出入口時,為了強調出入口的形象,確保地下建筑也可以獲取到自然采光,在廣場正中原宮殿交叉的軸線上設計金字塔形式的玻璃天窗,可以保證地下建筑物獲取更多的自然采光。結合擴建遺址工程,不但解決了新老建筑之間結合的問題,而且也提高了地下服務水平,同時也獲取了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充分體現出開發地下空間對于保護歷史文物風貌的優越性。
在保護城市歷史風貌環境過程中,想要解決城市環境與城市交通之間的問題,唯有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才能解決好這一問題。斯波萊特作為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其占地面積達到65萬平方米,歷史中心位于圣伊利亞周圍的斜坡上,阿爾波羅斯大教堂建立在山頂上,但是斯波萊特當地經濟水平并不高,人們生活水平很低,這座城市的游樂性也無法提高,因此到斯波萊特旅游的游客非常少。這種情況導致這座城市的旅游業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并且很多居民都已經從這座城市搬離到其他城市。同時,這座城市的交通狀況更是非常糟糕,大多數情況下,步行都十分困難,車輛更是堵塞得無法行駛。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完全關閉城市中心的各條交通要道,建立起一套特殊的城市交通系統,既沒有公共汽車,也沒有機動車。在斯波萊特歷史中心共同建設三個大型停車場,一個在地面建設,另外兩個在地下建設。另外,停車場直接與市中心連接。采用自動化隧道模式,每一個豎井之中都有兩部電梯與地面連接,這些設施都在地下設置,既保護了城市的歷史風貌,也保護了城市的建筑環境。這種系統消除了噪音與大氣污染,為歷史中心帶來了更多的社會效益,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在保護城市中心區文物建筑中,采用地下空間模式,為保護歷史文物和發展歷史文物提供了更多實用性的選擇。在西安市,鐘鼓樓廣場位于其中心,無論是鼓樓還是鐘樓,都屬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為了更好地保護景觀和文物,對鐘樓周圍的建筑物高度有著一定要求,不能過高。因此通過利用地下空間,將部分功能轉入到地下,通過下沉式廣場和地下步行街以及地下停車場之間相互連通,這樣將各項功能集為一體。在地下各層營業廳中根據實際需要情況,設置一個中庭,這個中庭可以供人們休息。西安鐘鼓樓廣場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不但加強保護古城歷史風貌,也緩解了城市中心交通壓力。
對于一些還沒有探明的歷史文物保護區,在利用地下空間時,應考慮各方面因素,使地下空間充分發揮作用。
對于一些還沒有發掘的文物,其中是否存在危險,我們無法得知。如果遺址最終被人們發掘和發現,那么這是幸運的。有人認為對于遺址應不做任何改變,這種觀點是在潛意識上要放棄遺址,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如果遺址在沒有被發現之前,就已經被破壞,那么文物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所以,在開發地下空間之前,一定要探明文物的具體位置,最大限度保護文物。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歷史文物進行保護,這需要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承擔起保護文物的責任。同時,加大合理建設地下空間力度,從而使歷史文物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