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非 王琛瑜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泛娛樂”成為一股熱潮,逐漸滲透到文化娛樂的各個領域。本文對近兩年“泛娛樂”浪潮下的移動游戲進行案例分析與對比,結合游戲產業特點,提出了移動游戲主要發展趨勢,為移動游戲的開發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泛娛樂”;移動游戲;IP聯動;獨立游戲;AR游戲
“泛娛樂”是基于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絲經濟。近兩年來,隨著智能終端硬件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游戲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熱門的娛樂形態?!胺簥蕵贰边@股熱潮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日漸滲透到文化娛樂的各個領域,其中影響最為顯著的是移動游戲行業。在移動游戲行業內,各大游戲廠商,紛紛開始了“泛娛樂”的戰略布局,從近兩年的游戲產品來看,比較常見的是從影視、動漫、文學中挖掘IP,對其進行游戲化改編或是將端游經典游戲IP移植到手游的模式。
騰訊游戲是最早提出“泛娛樂”概念的廠商,憑借著自身強大的用戶規模和多平臺優勢,近兩年來從外部引入《火影忍者》、《復仇者聯盟》等來自火熱動漫、影視、綜藝、文學等領域的IP進行游戲化改編,其中很多游戲主要以移動終端為載體,以明星IP為核心,深耕游戲、動漫、影視、文學等多領域。[1]其自身也在騰訊游戲的基礎上,構建推出“騰訊動漫、騰訊電影+、騰訊文學”共四大實體業務平臺,打造以明星IP為核心的“泛娛樂”布局。未來,我們需要更加多元化的IP開發,各個行業都在強調跨界融合,而移動游戲的未來必然是一種泛娛樂式發展方向。
縱觀全球局勢,“泛娛樂”潮流下移動游戲的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加大IP聯動開發
隨著游戲產業“泛娛樂”布局越來越普遍,全球IP資源正在加速整合。在IP聯動模式下,引起話題最多的是影游聯動。從2015年開始,影游聯動模式開始大放異彩,然而事實上,電影、文學、電視劇、動漫與游戲一直以來都具有高度的關聯性。[2]2015全年,由影視類IP改編手游的游戲有很多,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其中有依托于《花千骨》網絡小說這個熱門文學IP改編的同名手游及借助大電影《十萬個冷笑話》研發的同名手游,均實現了影視劇、文學、游戲、動漫的聯動效應。與普通游戲產品相比,優質影視動漫IP改編的作品,轉化率相對要高出很多,通過IP本身的影響力及游戲公司的營銷能力,更是可以增加用戶的黏著度。在影游聯動上,《微微一笑很傾城》這個IP的聯動模式為行業帶來了驚喜,它的特別在于并非將影視劇的內容直接換皮改編成游戲,而是將《倩女幽魂》系列游戲自然的植入到影視劇中,但又同時保持了游戲的獨立性,把游戲和影視劇的協同效應發揮至最大。
其次,在IP聯動模式下,精品端游IP的改編也成為移動游戲市場的一個大趨勢。[3]一個好的端游IP本身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譬如《夢幻西游》手游,是由網易游戲基于原端游《夢幻西游2》開發的一款回合制角色扮演手機游戲,該手游延續了PC端游戲的畫風,角色設定的優化和游戲系統的改進,受到了玩家的好評。同樣進行游戲類IP改編的還有其他游戲廠商,例如騰訊的《穿越火線》、盛大的《熱血傳奇》手機版也憑借IP優勢及游戲自身的品質,得到了用戶的好評。熱門類游戲IP在玩家中擁有較高的辨識度,這類游戲在吸引玩家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但用戶對游戲的品質要求相對較高,往往期待游戲在傳統端游基礎上后期能夠有更多創新的玩法,因此游戲研發人員需要根據手機游戲用戶做出版本的改進,以保證較高的用戶留存率。[4]
2 獨立游戲的探索
2016年被網上盛傳是獨立游戲元年,在國內,獨立游戲的發展相對比較遲緩,獨立游戲通常以小團隊為制作單位,開發周期較長,且游戲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注重制作者的自我表達,帶有極強的個人色彩,而在制作團隊中,往往會一人身兼多職。[5]近幾年來,中國許多游戲大廠也紛紛進行獨立游戲的嘗試,旨在擴大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如網易研發的《花語月》《驚夢》。然而在如今充斥著無盡的moba競技類手游、mmorpg手游以及卡牌類手游的移動游戲市場中,游戲的同質化使得用戶產生了疲勞的狀態,打不完的怪、撿不完的碎片,刷不完的各種任務副本已經讓玩家感到筋疲力盡,是否能有一些新鮮的游戲玩法或游戲類型可以給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游戲體驗?所以獨立游戲成為了一個突破口,許多游戲廠商也紛紛公布對獨立游戲的扶持計劃。另一方面,作為一款獨立游戲,它具有自己的世界觀與更加個性化的角色設定,從而可以打造自身獨有的IP,在泛娛樂浪潮下,進行內容的多領域發展,獨立游戲或許可以線上改編為影視劇或者動漫,線下作為獨立游戲品牌衍生出更多的實物周邊產品,從而吸引更多玩家的注意力,增加自身曝光度,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
3 AR游戲或將成主流
從早期智能機問世到如今移動游戲市場的百家齊放,游戲產業的發展除了文化的助力外,硬件設備、互聯網以及AR技術的普及和不斷發展,無疑給整個移動游戲市場和游戲類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通過AR技術增強現實感,玩家將在真實場景中通過具有真實感的操作體驗到更多的游戲樂趣,但目前這一技術所實現的游戲交互只能達到基礎的現實與互動。當下AR游戲的虛擬模型和現實場景融合感較低,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移動游戲中,做此類技術嘗試的有全球都很火爆的《Pokemon Go》游戲,該游戲依托于1996年推出的掌機游戲《口袋妖怪》,在這個IP基礎上,融入了先進的AR技術,通過手機設備及AR技術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并捕捉精靈幻獸。然而該游戲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游戲里的虛擬幻獸會生硬地出現在一些奇怪的場景及位置,與現實的融合感還有待提升。
目前AR技術正處于萌芽期,需要時間積累,但隨著硬件不斷發展,AR游戲會更加多元化,并且能增強游戲的代入感和現實感,體驗越來越豐富,或許有天我們不但可以收集精靈幻獸,還能操控他們進行虛擬現實的戰斗,使戰斗場景變得更加逼真,從而獲得極致的娛樂體驗。
4 結語
移動游戲的發展在這幾年來速度迅猛,相較于其他游戲類型,移動游戲更容易受到“泛娛樂”文化的影響,泛娛樂所帶動的是各個產業的升級,為游戲創造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游戲廠商打造的游戲產品可以衍生出很多周邊產品,向上可以是影視劇、向下可以是主題公園,從而吸引到更多的玩家。然而打造一款精品游戲,對游戲公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擁有更強的創新能力及運營能力,在未來,勢必能走得遠的是那些經得起推敲、有自己特色的精品游戲。
參考文獻:
[1] 影游聯動開發成趨勢 泛娛樂新格局初現[EL/OL] . 中
國證券報,http://news.cnstock.com/industry/sid_rdjj/20160
8/3887985.htm,2016-08-31.
[2] 楊柳青.淺析文化產業創新商業模式——以影游聯動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6(03):361-362.
[3] 姜旭.影游聯動,跨界開發實現“一魚多吃”[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6.
[4] 高潔,李昂.試論獨立游戲美術設定之特點——以《機械迷城》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6(09):70-72.
[5] 于小博.獨立游戲的盛世——看中國次世代小游戲的發展趨勢[J].青春歲月,2011(1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