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古典吉他教學中,如何以正確的方法對學員進行系統地,高效率的進行教學,并針對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給以正確的指導。
關鍵詞:古典吉他;教學;體會
吉他作為西洋樂器引進國內幾十年了,真正普及開來也就是近十幾年的事情,吉他在舞臺的活躍程度大幅提升,吉他作為彈撥樂器以它的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容易操作等等,被廣大音樂愛好者所喜愛。然而在真正的學習訓練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本人就教學多年的教學心得總結一下,以便幫助那些在學習吉他的朋友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給以參考。
在廣大學習吉他的愛好者中,青少年已經成為主體,而且有像年齡小的兒童蔓延趨勢,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像學習鋼琴一樣系統的學習和深造。然而,在真正的學習和訓練中能夠以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嚴格科學的練習方法而堅持下來的卻很少。這其中不乏各種客觀原因造成不能繼續學習的,但是本人認為造成大部分學生不能學有所成半途而廢的原因不外乎兩個原因,首先,對吉他這種樂器重視的程度不夠,沒有真正了解吉他的魅力所在,認為吉他只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樂器,沒有像鋼琴一樣可以在大型舞臺上演出的機會,更不會在交響音樂會上出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吉他樂曲欣賞講解,多多介紹世界級的吉他演奏家,例如中國的青年演奏家楊雪菲就是個榜樣,使學生對吉他的表現力加深了解,聽懂吉他演奏的樂曲。避免在學習過程中重技巧輕表情的講解。要使學生在彈奏練習曲和簡單樂曲時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第二個造成學生不能繼續堅持深入學習的原因就是國內還沒有比較有系統,有標準的教材,市場上的教材大多不適合系統的長期漸進式學習,這與鋼琴教學的教材相差甚遠。本人在多年的教學中不斷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系統,在眾多的古典吉他的教材中找到了一本適合青少年兒童從啟蒙開始漸進式教材,那就是姜宏義編著的《古典吉他漸進教程》。我們都知道近年來出現了大量的風格各異的古典吉他教材。但是不難發現他們都存在著一些古典吉他發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快速入門,宣揚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自學掌握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二是內容繁瑣,最求教程內容的大而全,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講解復雜且多是一家之言,嚴重缺乏器樂教程的客觀共性的內容;三是教程內容缺乏實踐檢驗,環節設置,內容安排脫離學習者的能力范圍,經不起教學實踐的檢驗。
究其癥結產生的原因,概因我國古典吉他教學還停留在非專業狀態階段,古典吉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與教學方式遠遠落后其他器樂教學的現狀。很多古典吉他教學者缺乏教學的嚴謹性和規范性,教學過程中存在明顯的隨意性。這些情況的存在,已經嚴重阻礙了古典吉他教學事業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其后果不容忽視。
《古典吉他漸進教程》在策劃,編寫過程中嚴格遵循器樂教學漸進性,規范性的指導思想,從學習者的實際接受能力出發,講求客觀性和器樂學習的共性,一改古典吉他教程編寫“個性教案化;的弊病,從循序漸進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嚴禁,系統地安排教學進度。綜上所述,在以《古典吉他漸進教程》為主,再配以其他有針對性地對學員出現問題的練習曲和手指操(類似哈農鋼琴指法練習),這樣學生的琴藝進展就會快速而扎實。進而也能促進學員在學習吉他的音樂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由于青少年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存在感知和認知的不足等特點。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首先,左手出現的問題是最多的,A當左手握琴的時候大拇指不要超出指板,只是在琴頸后面做好支撐就好了。琴頸更不能落入左手的虎口。這樣會導致四個手指伸展不開,不能靈活的按弦。B手指的第一關節癟塌橫倒的現象,影響鄰弦的正常發音。這也是青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的特點造成的,可以暫時用創可貼把第一關節纏上,等指力增強后,塌癟的問題就可以解決。C當食指或中指按琴弦時無名指和小指垂直彎曲在指板下面,并且很僵硬,沒有用指的準備。一定要自然彎曲且放松,做好用指的準備。D手指盡量用指尖按在琴品的后面,按在琴品上和太靠后都會出雜音。E隨著手指從一琴弦到六線的彈奏一定要逐漸把手臂和腕部送出去以達到指尖站立的效果。
其次,右手也容易出現不容忽視的問題,A沒有用小臂在琴箱側面找好支點,很多學員用小臂加緊琴箱導致右手手指僵硬,正確的姿勢是小臂找好支點右手自然放松呈半握狀,并且腕部要隆起高于手背,手指下垂的方向與琴弦大約垂直。B右手觸弦過于深入和用力,導致發音滯后,影響音色。C手指勾弦時過于向外,有種彈棉花的味道。勾指應該平行琴面的方向并且放松。D拇指的放在手心里,沒有做好用指準備。應該伸直放松,做好用指準備。E拇指觸弦的位置應該是拇指肚的外側,揮力的方向應該是食指的第一關節最為恰當。且不能彎曲大拇指第一關節。
右手彈奏有三種流派,即索爾派的索爾奏法,阿瓜多派的阿瓜多奏法和塞戈維亞派的塞戈維亞奏法。
索爾奏法是用右手指尖的肉墊(指頭)彈奏,即把指甲剪得很短,這樣,在彈奏的時候指甲就完全碰不到琴弦了。這種奏法可以表現出柔潤的音色,最適宜演奏優美典雅風格的維也納古典音樂。
阿瓜多奏法則是全部用指甲來彈奏的。一般指甲留得長些,彈奏的時候肉的部分不要碰到琴弦上。這種奏法可以彈奏出明亮而活潑的音調,與索爾奏法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塞戈維亞奏法是將指甲和指頭同時應用,但不使指甲在彈奏時發出噪音。一般只要把指甲稍微養長一點,在從右手心看過去時,略微看見一點點指甲露出就可以了。
關于手指的觸弦的方式,目前有兩種,一種是勾弦彈奏,另一種是靠弦彈奏。由于吉他是和聲樂器,在獨奏曲時經常是主旋律和伴奏同時出現,交織在一起,因此像單一地用一種彈發是不妥的。要想使樂曲層次分明,主題清晰分明,是必要同時使用勾弦奏法和靠弦奏法,用靠弦法演奏主旋律,突出主旋律,用勾弦法彈奏和聲伴奏,烘托氣氛。這樣才能使樂曲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與左手相比較,右手的運動性會更難些,因為左手的技巧要通過右手來配合表現出來,并且要求音色優美飽滿清晰。所以在右手彈奏時要時刻保持其動作的靈活自如,張弛有度,運指得當。要時刻根據樂曲需要和音色需要進行力度調整,動作既不夸張也不扭捏。除了彈奏的手指外,其余手指應該自然保持在琴弦上方。只有彈琴的手指保持一定的緊張度(視音的強弱而定)彈奏后,手指必須馬上放松,并回到原處。手腕,指關節要張弛適度,不要緊張的連成一體。彈奏時,前臂,手腕,手臂不要亂動,因為它們通常不是主動運動,要以手指的運動為主,運用指部的力量,有彈性的彈奏。這種協調的運動要多加練習才能成為習慣。
關于吉他演奏技巧這里不做贅述,相應的教材寫得也很詳細。只要多加練習就會運用自如,得心應手。要想學好吉他,短時期的培訓是遠遠達不到的,只有系統的按著教學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達到高水平演奏。
以上就是我在多年吉他教學中,學員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做了一些歸納性的總結和心得體會。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希望能對廣大吉他愛好者給以幫助。
參考文獻:
[1] 姜宏義.古典吉他漸進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
[2] 吉他手冊[M].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曹晶(1968—),男,吉林長春人,中教一級音樂教師,主要從事吉他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