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日各吐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承擔著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的重要作用,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著巨大的意義。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需要進行情感教學。
【關鍵詞】高中政治;情感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傳統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是非常明顯,因此,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符合當前教學規律的方法進行教學。將情感教學融入高中政治教學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情感教學的基本特征
1、真實性
真實性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使用真實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從中體會、感悟,完成教學目標[1]。此外,真實性還包括教師在教學中的真實展示,以及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如,教師教學的熱情、學生學習的專注等。
2、生活性
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除了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外,還具有鮮明的生活性。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列舉的通常為學生或自己周邊發生的案例,這樣不僅會減少學生的陌生感,還能將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增強政治教學的實用性。
3、趣味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在課上講述,學生在課下進行記憶、理解,這種教學方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影響了教學質量。而情感教學可以通過案例將知識點告知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呈現一定的趣味性特點,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情感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同,它拓展、延伸了教學范圍,具體體現為:第一,借助微信、微博等通訊軟件。當前的高中生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條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例如,教師可以在微信中建立一個班級群,將發生的社會事件進行編寫,形成一個具有討論性的話題,讓學生對該事件進行分析與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還能實現對學生的政治教育。第二,注重環境的作用。環境具有渲染性,對人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課堂教育,也要關注學生周邊的環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2、注重教材的挖掘
高中政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對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不太高。為此,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將其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時,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生雖然可以理解,但不會有深刻地認識。為此,教師就可比較國家在建設小康社會以前的生活狀況與當前的社會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藍圖,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和體會社會發展現狀,從而正確把握知識點[2]。此外,這種教學方法還可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使用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情感教學一種較為具體地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使用情境教學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水平地提升。為此,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勵學生學習新知識。例如,教師在講“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這節內容時,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如果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沒有了,會怎樣?全都保留又會怎樣?經過探討,將當前小學生學習書法的例子融入其中,深化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分析,從而促使學生自發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實現教育目的。
4、加強實踐活動
高中生學習政治知識的主要目的是適應社會,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引導高中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社會實踐中,對于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意義。為此,高中政治教師應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知識的作用,激勵學生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這節內容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基督教教堂、寺廟等,讓學生感受每個宗教存在的意義,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我國宗教政策的認識,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為其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恰當地應用情感教學的因素能夠對自己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地促進作用,也能夠對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產生積極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惠志杰.高中政治教師如何當好學生的生涯導師[J]. 亞太教育,2016,(10).
[2] 萬世東.探析學生在高中政治中深度學習[J]. 讀書文摘,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