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云
【摘要】自新課改以后,高中英語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該文章在聯系了本文作者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就其所存在的問題對老師的角色進行了重新的了解和定位,從而建議在新課改的條件下對高中英語教師的角色進行合理的轉化,來使英語教學更好的進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師;角色轉換
施行新課改政策對于高中的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它對于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行為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只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才有可能使得高中英語教學和新課標相融合,從而達到新時代英語教學的目標。另一方面想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必須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而教師角色的轉換恰好是教師教學模式改變的根源。所以,想要達成新課改對英語教學的目標,就必須先完成高中英語教師的傳統模式的轉變。
一、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師角色的新定位
1、由教學管理者轉換為組織者。英語新課改的目標是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的興趣愛好得到發展并陶冶他們的情操,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到中培養興趣,以興趣推動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教師們只有因材施教,從學生實際出發,增添與之適應的教學內容,燃起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才能完成高中英語新課改的目標。教師一方面應該按照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對英語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另一方面,還要確保學生的交流環境及時間的充裕性,使得課上的英語教學能夠有序進行。新課改的種種條件使得教師的角色完成了從教學管理者到教學組織者的轉變。
2、由教學主導者轉換為引導者。新課改對英語教師進行了重新定位,讓許多英語教師由教學主導者搖身一變變成了教學引導者。在目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使得學生學習的渠道拓寬許多,英語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向學生多傳授學習方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比于向學生講授知識,教師更重要的應該是充當學生前進的明燈,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和選擇。
3、由傳授者轉換為教學參與者。新課改的目的是讓以教師為主心骨、教學為核心的講授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向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的模式轉變,以此來讓教師轉化為學生在學習時的得力助手。英語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在學習時教師與小組的各成員分工協作來探討問題,這樣在給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同時不光能使教師參與到學習中,還能讓教師融入到學生中,融入到學習氛圍里。
二、實現新課改形勢下高中英語教師角色轉換的途徑
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同時認識到教師的重要性
日常學習和發展都離不開學生,高中英語教學發展的動力也來源于高中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并分清組織者、引導者以及參與者的作用。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根據自己的經歷提出合適建議的同時,還要高效的讓學生自己進行主動的學習與協作,使其朝著積極的方面去發展。這樣做在展示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以活動為中心,不斷創新教學方式
(1)課前演講。課前演講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提高課前3分鐘的學習效率。我在每節英語課前都會選擇一名同學來做課前五分鐘的演講活動。演講的順序則按照學號進行排列。前3名同學需要自己搜集演講的材料,然后交給我進行審核。學生演講的材料不限,既可以是自己創作的,也可以是從別處摘錄的。演講完畢后點我班的學生進行提問,最后我來收尾。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一方面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是一件有趣的并且真切的事情。另一方面讓學生使用英語起來更大膽并能用英語的思維來對問題進行思考。以上原因使得我會按照教學內容來要求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演。第一步先設定好劇情,然后分小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并給定一周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排練,再讓學生進行表演,最后讓學生自己點評,點評過后由我進行總結。
(3)課堂競賽。課堂競賽一方面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另一方面能點燃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我通常會購買一些小獎品作為獎勵,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來出一些猜謎和搶答之類的活動來讓學生們參與,這樣能使學生把知識點記得更牢。
總之,新課改中的高中英語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主的觀念,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焦點,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差異完美的進行了融合。所以,對于新課改中英語教學所擁有的失誤,比起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來,教師更應該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將自己的角色實現積極的轉換,同時積極開展角色扮演和課堂競賽等活動,來使教學模式得到不斷更新;更要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升華課堂教學內容。想要滿足國家新課改的要求,就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在英語教學中添加實踐的內容,以此來豐富英語教學,增強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