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蘭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在進行文章創作時,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與詞匯積累,只有具備這兩點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由此可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可以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難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68-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面對新課程改革,面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盲目、低效,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作文教學模式,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行為。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初中時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起到了堅實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價值觀,語文課程學習在他們眼里大多是認為讀讀背背就可以,沒有挑戰性和探究性,所以就對本學科不夠重視,再加上數理化學科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并且對其精確性也要求較高,可以有效的激起他們的挑戰心理,所以學生會在無形之間對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性進行忽略。
二、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難點
(一)模式化寫作。
初中語文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一般都會選取一些優秀文章做為范文來讓學生們去讀、去理解,甚至會鼓勵學生用此類寫作方式進行作文創作,這樣以來就導致學生在后期寫作過程中,為了追求文章質量與高分,按此類模式進行模仿,從而導致寫出來的文章沒有創新性,千篇一律。在考試時,閱卷老師批閱的文章大多數都是沒有創意的,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現自己的東西,都是模式化的寫作。總之,作文教學缺乏創新意識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之一,迫切需要解決。
(二)缺乏真實性和生活性。
現在的學生往往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形成了在與人相處方面往往過于考慮自己的缺點。過于嬌慣的生活也使得學生自身缺少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缺少情感的波動。對于初中生作文,很多教師判斷其優秀的標準就是詞匯的應用,過于重視辭藻的應用,忽視詞匯的合理使用和思想的表達,缺少寫作形式的創新。
(三)閱讀量較低。
學生長期進行課內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準的重要途徑。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其它優秀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與創作方式,豐富閱讀量開闊其視野,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興趣,這對學生學好語文學科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課程教學壓力不斷增加,學生時間分配較為緊張,就逐漸忽略了閱讀這個過程,有時候快速閱讀也只是為了記憶好詞好句,這樣從本質上就偏離了寫作教學的目的。
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進建議
寫作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選材立意、篇章結構、語法修辭等諸多要素,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講評方式的規范和創新,但又不是僅靠作文評講就能一勞永逸解決的,這就要求作文講評課應做到“四個結合”,即:閱讀教學與寫作評講相結合,寫作理論與評講實踐相結合,課內評講與課外訓練相結合,批改、講評與作文修改相結合。
(一)閱讀教學與寫作評講相結合。
語文教材的課文多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寫作,評講的最終目的也是寫作,兩者并行不悖。作文評講應將閱讀課文和寫作講評緊密聯系起來,閱讀課上有寫作知識的介紹,作文評講注重知識遷移,將閱讀課文里的寫作方法和作文技巧――構思立意、篇章結構遣詞造句等,遷移到習作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二)寫作理論與評講實踐相結合。
語文教材(老教材)的“表達”部分,有豐富的寫作理論知識的闡述,一方面,作文評講要理論聯系學生實際,將學生習作與作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語言的運用、條理的安排,內容的選擇與處理、中心的表達等;另一方面,寫作與漢語知識中詞性、單句、復句、修辭等緊密相連。作文評講應注意教材中寫作理論、語法知識等的靈活運用,做到學以致用,“溫故而知新”。
(三)課內評講與課外訓練相結合。
作文評講應將教師的課堂講授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提倡學生多讀課外作品,包括優秀中學生習作;重視日常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動筆習慣,如寫日記、隨筆等,可嘗試讓學生課外摘抄、評點中學生優秀作文或者“名家作品”的方式,將教師課堂評講和課外學生點評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優秀作品的鑒賞能力,為己所用,從而通過作文評講,使學生在熏陶和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四)批改、講評與修改相結合。
批改是評講的前提,修改是評講的目的。作文評講一方面可使學生少走彎路,避免再現別人寫作時所犯錯誤;也可使其借鑒同齡人習作的立意構思、方法技巧等。作文的修改也是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應與評講目標、內容統一,可在作文評講基礎上,嘗試自改、互改,改寫、仿寫等評講與修改結合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樣的作文評講才更有效。
總之,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參考依據,其對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教會學生寫作。作文寫作是學生對自身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學生的真實體驗,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在作文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引起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新國.淺談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
[2]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09.
[3]宮淑霞.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4]趙 崢.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25.
[5]何 娟.淺談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之作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