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摘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陣地的堅守者,關系著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狀況,信仰來源。如何使大學生在概述的學習中準確理解歷史與新時期的關系,如何讓大學生在浮躁的社會懂得務實與珍惜,概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至關重要。
關鍵詞:概述;項目教學
一、背景狀況分析
1、課堂需求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容決定了須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中心,然而純粹的理論授課帶給教師極大的挑戰,如何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與政治理論傳達給學生并使其能較好的吸收成為研究的重點。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實施了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展示、課堂活動、開展項目、視頻教學等,均有所收獲,但是卻遠遠不能實現教學的趣味性,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動腦動手相結合的目的。
2、學生情況分析。(1)錄取分數基本偏低。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大部分是技術類專業,他們擁有較好的專業技術知識基礎,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與此同時,文化知識儲備的缺失是其劣勢。高職院校四分之三的學生是通過高考進入學校,而其中絕大部分學生高考成績偏低,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在取得較好成績。而剩下的學生則是通過高校自主招生進入學校,他們直接跳過了高考,他們的文化知識層次甚至不得而知。這使得概述理論知識講解在學生中得不到共鳴,此乃授課難點之一。(2)藝術類專業為主導。以我校為例,眾多學院中只有人文學院和管理學院屬于培養綜合類專業人才為主,其他學院均以培養技術類專業人才為主。這使得像概述這種基礎課程在高職技術類院校發展受限。(3)對專業課與基礎課的認知差異。在學生的意識形態中,學技術比學文化更重要。而在我看來,有文化=有專業文化+有人文文化。專業文化是技術類學生所學習的專業課,而人文文化是學生所學習的基礎課,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等等。如果光有專業知識沒有人文知識的指導,那你只能是危險品,因為道德素質不過關就有可能會碰觸法律的底線。(4)社會大環境對其心理的誤導。今天的社會有很有浮躁的一面,有不勞而獲、投機取巧而成功的人,然后他們不應該是社會人群的主流人物,他們的成功也不應該被今天的大學生所崇拜。今天的大學生受到太多社會功利說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他們在大學期間求學的方向。選課、學習也參雜了功利性,選擇對其今后工作有利的課程,而忽視了對其人性培養有利的課程。(5)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教學手段的改革。高職的學生擁有活躍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所以漫長的室內純理論教學對于他們來說變得枯燥甚至難熬。所以項目教學的課內實施變得任重而道遠。
二、項目教學法
1、什么是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具體表現在:目標指向的多重性;周期短,見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2、項目教學的培養目標。(1)知識目標。①幫助學生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②關注時事政治,了解當今中國新形勢和國際政治經濟新變化;③綜合知識培養:了解PPT制作,口頭表達,活動策劃等方面的知識。(2)能力目標。①培養學生運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職業、行業和社會性問題的能力;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創新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③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3)素質目標。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②引導學生完善四種認識(認識社會、高校、職業和自己),學會四種技能(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
2、項目教學課程設計。(1)總方針。一個主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二大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三條道路: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四個平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結合專業教學、多媒體教學;五大內容:總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環境和保證;六個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理論和實際、真見和真情、共性和個性、教學和科研、完整性和適用性;七種實踐形式:PPT匯報、知識競賽、情景劇表演、調查報告、游戲、辯論、演講。(2)具體實施。根據我校學生特點和開課時間安排,我們提出了“四個一”的觀點,即一個項目主題,一條主線,一場活動,一份收獲。在不同章節設計不同主題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得益,有所感悟。具體安排如下:
五、得與失
1、收獲。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于該課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較為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曾經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實施者。加強了學生動腦動手能力,訓練了個人交流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大學生情商。
2、困難
(1)新項目的開發遭遇瓶頸;
(2)對于學生人數較多的班,如何調動每位同學積極參與成為難題;
(3)項目成績為小組成績,如何有效區分積極分子與中庸分子;
思想政治課教育是如今大學教育的基礎教育,是對即將跨入社會的大學生進行最后的思想陣地的充實。以期望青年一代堅定黨的領導,服從黨的教育,視集體的榮譽為個人的榮譽,懂得國家安危與個人安危相結合,以史為鑒,義正其身。
參考文獻
[1] 曾學民.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1.
[2] 何琦.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主體地位的一點思考.科教文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