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要:人事檔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載體,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人才流動的數最與質量的逐步增強,未來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將更加重要。認識新時期人事檔案管理的特點和作用,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切實做好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對于調動各類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全面完成單位和個人的各項目標任務,促進經濟社會的進步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改革
一、人事檔案的管理模式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事檔案管理出現了新的模式,主要有內向型封閉式和社會化開放式兩種。
二、人事檔案的收集方法
根據人事檔案形成、補充的特點和來源渠道,主要應當采取以下幾種收集方法:
1、定向收集。就是向形成人事檔案或與形成人事檔案有關的單位和部門收集。因為個人工作的現單位、原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含職稱評定和科技成果評定、獎勵部門)可能形成有關人員的人事材料。為了做到不致遺漏,可根據有關人員的經歷和社會活動變化情況,列出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名單,逐一進行收集。
2、按時收集。由于人事檔案的形成具有持續性的特點,其收集工作必須堅持經?;?。所謂按時收集,包括隨時收集、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三種情況。隨時收集,是根據形成人事檔案的時間特點和掌握的信息,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收集。定期收集,是根據本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每個季度或每半年與有關部門聯系,收集在一定階段內形成的人事材料。不定期收集,就是從人事檔案管理和利用的實際需要出發,不確定收集的具體時間。這三種收集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在實際工作中應當靈活掌握,使收集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開展。
3、追蹤收集。這種方法是根據人事檔案內容的需要,沿著人事檔案在清理、核對中發現的問題和線索進行的收集,它是幫助拾遺補闕的一種重要措施。以上是人事檔案收集的主要方法,在具體工作中也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對于人事檔案管理基礎差、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就需要集中一定的時間,集中人力,廣泛動員,突擊進行收集工作;對于人事檔案管理較好,制度健全、內部分工責任明確的單位,有關部門和人員能主動、及時地向人事檔案機構移交歸檔,就簡化了收集的方法和形式??傊耸聶n案收集工作應當立足單位實際,尊重其形成規律,以收集齊全、完整,能夠適應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為原則,積極主動地為人事管理工作服務。
三、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時代的變遷,利用目的的轉移,人事檔案利用率下降。 在那個偏激的年代里,人事檔案可主宰一個人的政治前途,人事檔案讓人望而生畏。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人們關心政治的少了,人事檔案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與以前相比不大了,更嚴重的是在選拔任用干部、聘用人上,某些領導不看該同志的人事檔案,而是憑主觀感覺好壞下結論。在人員流動上,有些單位特別是個體、外資企業錄用人員只需一個學歷證明,本人填一份個人履歷表即可確定是否錄用,把人事檔案看成是可有可無之物。
2、人事檔案材料內容中存在片面、不真實等問題。政治歷史材料多,業績、專業特點材料少,鑒定考核材料中成績多是千篇一律贊揚術語,缺點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詞。為了某一時期的個人需要,人事檔案中的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文化程度及學歷記載前后不一,不尊重事實的情況,某些領導干部檔案也存在此類現象,流動人員檔案中這類情況更為嚴重。
3、人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程度低,未發揮應有作用。現單位人事檔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動服務,只是等待領導及有關人員來查閱,缺乏主動精神,而且利用材料主要是黨團材料,落實政策和工資調資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選拔,培養開發及預算等方面的較少,沒有發揮人事檔案應有的作用。
4、人事檔案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低。目前,不少單位的人事檔案掛靠勞動人事部門管理,大都沒有專職人員分管人事檔案工作,人事檔案長期無專人整理,沒有經過嚴格鑒定,材料是否真實無人監督,造成人事檔案中“假貨”泛濫成災。根本做不到“歸檔齊全完整、鑒別認真、分類準確、編排有序、目錄清楚、裝訂整齊”的要求,嚴重存在零亂無序和丟失部分檔案內容的問題。
四、人事檔案管理的改革前景
改革人事檔案管理,首先應該創新激勵機制,提高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改進檔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提高檔案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打破傳統的被動收集為主動參與、主動服務,由傳統的檔案實體保管者轉變為人才信息管理者,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人事檔案管理將逐步減弱原有的政治化和神秘化的程度,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化管理將應用于人事檔案的管理和服務。
綜上所述,兩種模式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中各有利弊,雖然服務的主體不同,但服務的準則與目的相同。開放式的人事檔案管理作為傳統人事檔案管理的補充,在一定時期內。兩種模式將并存發展,共同為人力資源提供擴展的空間。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人才流動的數最與質量的逐步增強,未來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