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地利,意為“東方的國家”,是歐洲著名的山地國家。仔細看看它的地圖形狀,是不是像一把小提琴呢?它還與多國接壤,東邊是匈牙利,南鄰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亞,西鄰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部是德國和捷克。它的首都維也納,有著“音樂之都”的美譽。
這里是名副其實的音樂王國,誕生了莫扎特、海頓、貝多芬、約翰·施特勞斯、卡拉揚等音樂巨匠,他們的作品在這里生根發芽,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這些音樂大師為奧地利留下了十分豐厚的文化遺產,更為這里的人們留下了熱愛音樂的優良傳統。
齊特爾琴,是一種奧地利古代的民間撥弦樂器,號稱是奧地利最古老的樂器。它的外形有點像中國的古琴或揚琴,有5根旋律弦、30~40根和聲弦,由上等木材制成,每件價格均超過百萬元人民幣。該樂器目前只有奧地利擁有制作權,因此,它不大適合“長途旅行”,一般的巡演是瞧不見它的身影的。
談起奧地利,人們常常會想到音樂和歌劇。你知道嗎?全世界幾乎找不到另一個國度像奧地利這樣,對音樂和戲劇如此喜愛和推崇。從街頭音樂演出到流行音樂會,從輕歌劇到音樂喜劇,從大型交響樂到歌劇表演,應有盡有。其中,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場每年一次的視聽盛宴吧。
創立于1920年的薩爾茨堡音樂節,最初是為演奏莫扎特作品而設立的,現在是全世界水準最高、最負盛名的音樂節慶。每年7月底至9月初的音樂節期間,音樂節大廳、莫扎特音樂學院、州立劇院、米拉貝爾宮都有音樂活動,活動會邀請當今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家到薩爾茨堡表演。這個音樂節歷史悠久,能夠被邀請入列,絕對是對音樂家的最高禮贊。表演內容也是國際水準,每年總是吸引數百萬人次前往觀賞。喜歡音樂的你,是不是也很想去看看呢?
也許,目前我們還沒有機會親眼目睹薩爾茨堡音樂節的盛況,可是很幸運,明年不出國門也可以領略純正的“奧地利之聲”。明年10月21~22日,維也納愛樂樂團將在廣州舉辦兩場音樂會。屆時,我們就能親臨現場觀看哦!
除了薩爾茨堡音樂節,維也納銅管樂節也十分熱鬧。銅管樂器是奧地利地區的民族樂器,所以,無論大小慶典或是民間節日,身著特色民族服裝、吹吹打打的銅管樂隊就成為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至今為止,該音樂節已舉辦了30屆,在節日的當天,不僅有來自奧地利、波蘭、斯洛伐克等國的40支樂隊,而且參加的樂手也多達2000人,人們也不用買門票,就可以一睹其盛況哦!
維也納愛樂樂團,是目前最頂尖的古典交響樂團之一,成立于1842年,已經有160年多的歷史,并以純正的德奧風格和細膩美妙的“維也納音色”聞名于世。其實,別看奧地利出產了這么多杰出的音樂家,但原來一直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交響樂團,那些管弦演奏家們都只在各大劇院謀生。直到19世紀,在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指揮家的率領下,劇院樂團樂手以“愛樂協會”的名義在維也納舞會大廳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這才拉開了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序幕。之后,該樂團保持高貴的藝術氣質在世界樂壇獨樹一幟,因為在樂團成立之初,也只能是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頂級的樂手才有資格加入呢。
青翠的草地、潔凈的空氣、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環境優美的奧地利位于歐洲中部,是旅游的好去處。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登山愛好者和冬季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場地;數百個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閑和水上運動的好地方。熱愛音樂的游客,可探訪音樂家的故居,游歷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或者聆聽一場難以忘懷的音樂會。
它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也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征。它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1918年變為國有,更名為國家歌劇院。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筑,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砌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名演員的照片。觀眾席共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
維也納愛樂之友協會音樂廳,也就是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它既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化的音樂廳,還是每年舉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它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后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重新恢復。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
奧地利就像一個建筑博物館,巴洛克式、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時期作品都在不同建筑物上表演得淋漓盡致。在奧地利,有一個旅客絕對不會錯過的地方,它叫百水公寓。
它是奧地利著名的當代藝術家百水先生的作品。它從1977年開始設計,1983年動工,1986年落成,是一棟后現代風格的公寓。百水先生任憑自己的藝術想象在這里縱橫馳騁,它的外墻就像小朋友們隨意涂抹的水彩畫,紅、藍、黃、紫、橘紅,大塊大塊鮮艷的顏色拼在一起,讓人目不暇接。這就是百水公寓最大的特色:艷麗的色彩,拒絕直線和回歸自然。如果有機會到奧地利旅行,別忘了去參觀百水公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