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燕
[摘 要] 近年來,邪教有向高校蔓延之勢,大學生逐漸成為邪教組織的目標人群。筆者從內因和外因兩個層面剖析了大學生易被邪教滲透的原因。在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探討其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進而在這一視域下從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深入探究大學生反邪教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反邪教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7-0027-03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邪教組織做如下界定:“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邪教組織像毒瘤一樣,危害著社會有機體的健康。一直以來邪教成員都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拉攏思想脆弱的無助者。隨著現代傳教工具的利用,掌握著現代通信工具的年輕大學生就成為邪教分子很好的傳教目標群體。近些年,邪教有向高校蔓延之勢。如果說國際化、政治化、詭秘化和低齡化是當今世界邪教活動的特點,那么中國的邪教活動則以詭秘化(以現代科技手段搞思想滲透)和低齡化(把發展重點轉向青年知識分子)更為突出。這對高校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進行反邪教教育,在邪教和大學生之間建立一道牢固的防火墻,已然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 大學生成為邪教滲透目標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結果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大學生成為邪教組織的目標群體是有原因的,我們從內部和外部條件的變化進行深刻剖析。
(一)內部因素剖析
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朝氣積極謀求發展的青年群體,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簡稱“三觀”)尚未完全成型,心理還不成熟,思想還不理性,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首先,大學生的“三觀”總體來講是正確的,他們面對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有自己基本的價值判斷,對未來有思考,并能有正確的人生追求,積極經營生活。但是由于這一時期的大學生“三觀”尚未定型,有一些大學生存在學業、社會和人生方面的困惑,特別是我們國家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國外一些敵對勢力從未放松對中國青年意識形態方面的干擾和侵蝕。當出現重大的災害、挫折時,有些學生喪失了價值判斷能力,甚至被邪惡勢力誤導、操縱,最終成為邪教勢力的附庸。其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他們愛祖國,認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信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實現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但是,也還有一些大學生存在思想不堅定信仰不牢固甚至缺失的現象。在西方各種思想學說的沖擊下,他們很容易改弦易張,轉而成為西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思想傀儡,輕而易舉地放棄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從邪教勢力傳教的規律來看,他們極易對思想不堅定的青年下手,用其描繪的空想的美好藍圖引誘欺騙大學生,使其深陷邪教泥潭不能自拔。再次,大學生心理不成熟,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容易在玄而又玄的邪教攻勢下喪失理性,盲從其教義。還有一些大學生心理素質差,在現實困難(戀愛、就業、深造等問題)面前消極怠惰,情緒失控,為邪教勢力的滲透提供了可趁之機。
(二)外部因素剖析
邪教組織把大學生作為其滲透的目標跟大學生所處的社會大環境是相關聯的。當前的中國正處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境外敵對勢力想方設法制造麻煩企圖阻止我們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包括支持邪教組織在境內傳教并拉攏腐化知識青年。再加上當前的社會是一個多元開放型的社會,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豐富,青年學生易受到多元社會思潮的沖擊,人們時刻面臨著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再加上尚未被徹底改造的民間秘密社會文化還有一定市場,導致邪教極易趁虛而入。另外,邪教組織近些年在逐漸轉變活動策略和更新傳教手段,隨著邪教教主紛紛逃往國外,活動基地也隨之轉移境外,邪教原來的活動對象和方式發生本質變化,這些邪教組織頭目在境外與反華勢力相勾結,運用“境外策劃、網上指揮、國內鬧事”的策略,借助現代通訊工具和傳媒手段向境內滲透,熟練掌握現代通信工具的大學生無疑成為邪教組織最理想的目標群體。面對邪教組織肆無忌憚的滲透活動,反觀高校對大學生的反邪教教育,我們對大學生的爭奪還顯得軟弱、滯后。很多高校受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更注重專業教育,反邪教教育還只是停留在擺展板、發資料的狀態,沒有把反邪教教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活動進行有機結合。
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反邪教教育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提法明確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范疇,也為我們從文化層面對大學生進行深層次反邪教教育提供新的啟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反邪教教育具有深刻意義。
(一)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成長提供了價值觀標桿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們國家呈現出經濟結構多元化、利益關系多樣化的社會局面,再加上西方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大量涌入,一些功利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價值觀也滋長起來,甚至出現了部分青年人信仰缺失狀態。當青年人思想空虛、信仰缺失、精神迷茫時,邪教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占領青年人的頭腦。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呼喚先進的思想,中國當前的形勢需要一個能把人們團結起來并為人們提供行為范式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即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其基本理念的凝練,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同時也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正確的價值觀支撐。
價值觀是人們評價和判斷事物的標準和原則,是我們認定事物、辯別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價值取向。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各種各樣的社會熱點有自己的評價,但往往不夠成熟或者不夠理性,甚至容易人云亦云,合時宜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對大學生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道德規范教育,鼓勵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使其逐漸認同并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科學的價值觀武裝頭腦,使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能夠有主心骨,能辨別是非,能從個體層面增強對邪教的免疫力,壓縮邪教的傳播空間。
(二)從國家和社會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為大學生成長引導方向和營造積極的社會氛圍
邪教在向大學生進行滲透時會描述一個美好藍圖,就是所謂的“具體末世論”,他們編造“世界末日就要來到”、“大災大難即將降臨”等邪說,再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宣揚只有聽他們的話、參加他們的組織才能得救升天,脫離苦海,到達美好社會。邪教精心編造的謊言對一些沒有人生發展方向的大學生來講具有很強的迷惑性,特別是遇到挫折的大學生更容易相信其謊言。大學生的成長需要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價值目標層面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昭示了國家未來發展的理想。這一理想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美好藍圖,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目標。這一理想為即將成為未來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大學生的人生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引導大學生緊緊凝聚在國家總目標的周圍,形成積極奮發的精神面貌,幫助大學生辨清邪教虛幻空想真面目,避免陷入邪教陷阱。
大學生的成長總是和一定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充滿正能量的社會氛圍可以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積極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對其基本理念的提升,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倡導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引導人們遵循社會規范,實現人民自由、機會均等的清明社會狀態,能在全社會范圍凝聚正能量,為大學生成長營造積極的社會氛圍,使學生認清邪教組織使用“社會下滑論”和“人類墮落論”等唱衰社會、貶損人類的慣用手段達到迎合弱勢民眾心理拉人入教的目的。
三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反邪教教育策略的啟示
作為承擔建設祖國未來重任的青年大學生群體,無疑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堅力量,反邪教教育需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一)掌握主陣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緊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提供了價值標桿和精神旗幟。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首先要以意識形態為統領,緊跟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其政治信仰、思想覺悟、理想信念等變化,把握學生的政治傾向,使大學生有能力判斷文化的價值,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文化領導權”,樹立并堅定“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次注重學生道德品性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提高其社會公德水平。再次,對大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以培養其良好品格為目標,從學習觀、交際觀、愛情觀、婚姻觀、職業觀、消費觀等方面幫助他們成為理性成熟的人,成為社會合格的公民。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教育方法和方式要恰當,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力量和實踐效果來說服感召大學生,不回避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并給予正面客觀地回應,使學生自己具備鑒別評價的能力,引導學生逐步認同。
毛澤東曾經說過,“青年人的思想如果不被科學的思想和理論掌握,就會被歪理邪說占領”。當青年學生擁有堅定的思想立場、高尚的公民德性、積極的人格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后,邪教勢力恐怕連滲透的空隙都難以找到,從而真正提高大學生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和對邪教的免疫力。這是對大學生進行反邪教教育的根本策略。
(二)抓好校園平臺,強調實踐教育,開展豐富的反邪教教育實踐活動
大學生反邪教教育,僅僅依靠理論是不夠的,更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培育校園文化,使其成為大學生的精神家園。為了幫助學生認清錯誤信仰的本質,如法輪功、全能神、血水圣靈等邪教組織的真面目,引導學生逐漸確立科學信仰。鄭州旅游職業學院開展了一系列反邪教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比如固定每周一下午的主題班會及團日活動,借“博聞天下”活動,對一些社會熱點、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特大災害等進行分析討論,引導學生理性分析,辨明真相,提高其評判能力。對于學生的各種疑惑或質疑,敢于正面應對,防止邪教組織利用人們對目前尚不可認知的社會和自然現象進行神秘解讀,誤導學生陷入歧途。此外,學校還專門開設宗教知識專題講座、反邪教演講、反邪教法制知識競賽、反邪教圖片展等實踐活動,用科學精神武裝青年學生。
培育校園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建立穩固的培育機制。我院成立了反邪教協會,為反邪教教育提供了組織保障。我們還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社團開展反邪教教育工作的源動力,充分發揮社團組織、教育平臺等機構作用,促進反邪教教育與專題教育、高校社團活動的有機融合。我院每年都會舉辦“誠信校園行”“校園心理情景劇”“大學生社團活動展示周”“文明寢室”建設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逐漸形成健康活躍、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校園文化氛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院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每個系部選拔入黨積極分子到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主要通過開設黨課和團課的形式來開展,課外還加強學員的素質拓展和實踐活動鍛煉,培養了相當數量的有堅定政治信念和崇高社會理想,敢吃苦、會工作的優秀分子,使其成為學院反邪教的骨干力量。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往往能起到優良的示范效應,進而帶動廣大學生參與到科學、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建設中來。
(三)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引導,從外在環境上建設抵御邪教的“防火墻”
在當前這個信息千變萬化的新媒體時代,信息的流動難以遏制。針對邪教組織成員利用現代化的傳媒工具對大學生進行滲透的現象,政府部門應積極作為,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反邪教網站,充分利用網站發布正面信息,最大限度地擠壓邪教組織的網絡生存空間。高校等教育機構應積極建設反邪教網絡陣地,利用技術手段攔截邪教勢力對大學生滲透的網頁,主動鏈接“中國反邪教網”“豫風網”“凱風網”“法制網”等反邪教專業網站,形成反邪教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學校貼吧、廣播、名師微博等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反邪活動,同時利用手機等即時通訊工具,以“反邪手機報”、“反邪微信”等多種形式開展反邪教宣傳,用高科技手段建設抵御邪教的“防火墻”。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由上及下地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精神價值導向,指引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關注自己心靈和精神,追尋人的意義,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為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產生的社會主體價值觀念失范、道德淪喪、思想迷茫的現象開出了一劑良方,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強有力的價值觀主心骨。一旦人們在這一倡導的影響下構建積極健康的人生追求,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就從社會層面徹底斷絕了邪教勢力的孳生和蔓延,真正形成邪教無法滲透的保護墻。
參考文獻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關于辦理組織和
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自一九九九年十月三十日起施行)[N].人民日報,
1999-10-31.
[2]趙康太.當前邪教活動的新動向我國高校反邪教的歷
史重任[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3]楊一平.高校反邪教警示教育的困境及路徑探析[J].
寶雞社會科學,2015(2).
[4]王玉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邪教治理路徑
探析[J].前沿,2013(16).
[5]劉艷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問題與
對策討論[J].理論導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