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娜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法,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是許多教師面臨的難題。語文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進一步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競爭、溝通等能力,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新課標下小學課堂教學,突出了引導學生樹立新的學習方式的重要性。語文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尊重課堂教學,能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達到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接近、適應社會的結果。在這里,突出的是合作學習的作用,合作對于小學生不僅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生健康的具體表現。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合作學習有2種極端的行為必須拋棄,即抄襲和只請代表做作業。現將討論如何培養學生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
一、從自己做起,更新觀念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對教師的作用有一個全新的定位,即,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提高自身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減少對學生的限制,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拓寬知識,樹立合作學習的理念,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不要有一種失落感。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補性,培養其能力。但合作學習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小組,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分組方法大多采用異構分組方法。每班分為幾組,每組成員為4~6人,一半是男生,一半女生,同時考慮學生成績、能力等的均衡,使小組在同一起跑線上。小組明確分配各成員的職責,對于每一個崗位都可以通過輪流來實現系統的發揮。
二、注重形式和內容
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有效性取決于合作學習的形式和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強調形式和內容的重要。多元化的形式是良好合作學習的保證。在合作學習中,無論是課外合作學習還是課內合作學習,都要追求形式多樣性,既可以是規范合作又可以簡約合作。規范合作相關人員相對固定,主要用于討論疑難問題和焦點問題等。簡約的合作也被稱為內容不規范合作,由合作完成的內容確定合作的人數,人數具有不確定性。合作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但都是就同一個合作而言的,只有靈活多樣的合作形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豐富的內容來充實。
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把握兩者的關鍵環節:
1.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都有既定的目標,但也有針對性,而發展的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和適當的,應該在教師和學生約定的基礎上制定。
2.實際選擇的內容。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可行的、有針對性的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在學習內容前,要讓學生預習、討論,了解學生的認知度,根據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開發內容。
三、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協調
合作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習目的,掌握豐富的知識,通過合作,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建立情感和態度、價值觀的基礎上,以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目前的學生都很自覺,通過合作學習,為自己的工作打下基礎,或與他人合作后,向社會移動。在合作學習前,學生要獨立思考問題,經過初步構思,進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學生的合作技能可以分為學習和社會技能,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培養個人責任感,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教師要引導學生與人溝通,與人相處,合作與探究,讓學生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的許多問題。合作學習能提高每個人的能力,使學生相處融洽,包括師生關系。教師作為一個“管理”和“顧問”活動的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是基于學生的學習的,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的作用,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合作學習是中國課堂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我們要把握以上幾個關鍵環節,獲得語文課堂教學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王曙明.論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陳寶云,王靜.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合作學習的探討[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1).
[3]劉燁.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