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美
摘 要:音樂教學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而多元評價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關鍵要素,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因此,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著較大意義。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教師都沒有較好地發揮多元評價的作用,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沒有密切關注,致使音樂教學質量并不高。主要對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多元評價;小學;音樂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我國的小學教育得到長足的發展,音樂教學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學生處于知識啟蒙階段,心理狀態較為脆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很多教師在評價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沒有較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致使評價效果不高。因此,教師必須對多元評價模式進行有效應用,合理分析學生的心理情況,從而更好地保障評價效果。
一、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音樂教育屬于人文學科的一種,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從而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綜合性評價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而評價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心理情緒以及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所以提高評價質量至關重要。合理的音樂評價要求教師注重分析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情況、作業的完成情況,強調因材施教,準確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表現差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不僅能保障評價的有效性,而且能夠較好地維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往的評價方式更偏重于終結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評價效果不理想;而多元評價則是從各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對多元評價進行有效應用,維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并有效激發成績較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保障音樂教學的質量。
二、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1.他人對比評價與自我對比評價有機結合
他人對比評價與自我對比評價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評價方式,但是主要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對比中產生一種動力,能夠自我努力,讓自身更加優秀,以期取得成就感。因此,合理應用他人對比評價和自我對比評價起著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評價中,由于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學習情況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可以將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進行有機結合,在適當的情況下應用適宜的方法,從而更好地保障評價的有效性。如果學生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較優秀,教師則可采用他人對比評價法,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止其過于驕傲自滿。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自尊心較強,教師則可以采用自我評價法,讓學生能夠找到自身的閃光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音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音樂天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對音樂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評價,由于學生在起點處就存在差異,所以評價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難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也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難以達到評價的根本目的。多元評價注重因人而異,要求教師在適宜的地方合理應用他人對比評價以及自我對比評價,所以具有一定的激勵性質,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現狀評價與預期評價有機結合
現狀評價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學習動機等內容進行評價,預期評價指的是教師根據現狀對學生的預期發展進行評價。兩種評價方式的評價目的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激勵。在對學生的唱歌時的音準、節奏等專業層次的內容進行評價時,可采用現狀評價法,讓學生認清自身的不足,起到激勵的作用;在對學生的音樂情感、聯想、實踐等內容進行評價時,教師則可采用預期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努力動機,從而達到評價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口哨與小狗》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音準等音樂技術問題進行現狀評價,對學生唱歌時的音樂情感以及相應的聯想進行預期評價,從而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較差,對各種事物的認知度不足,如果教師對其進行過度批評和辱罵,將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出現負面的情緒,嚴重時可能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損害。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從全面性著手,合理應用多元性評價,對小學生的平時表現、考核成績等內容進行準確分析,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確保評價的公平公正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澤清,張晨光,毛自森,等.基于多元評價的教師授課水平排序的建模與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3,43(19):180-187.
[2]曹恒來,馮美順,高士娟.基于多元評價的信息技術網絡學習平臺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