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建軍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傳授數學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構建高效教學課堂,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課堂是教師施展教學藝術和個人魅力的舞臺,也是學生學習的平臺。高效的教學課堂是每個教師的夢想,也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希望。新課程標準要求,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精心營造教學氛圍,要讓小學生在寬松、民主、自由的課堂活動中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同時,教師也要深刻理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內涵。在高效教學課堂的背景下,既讓學生放下學習包袱減輕了心理壓力,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教學效果。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教學課堂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了解和尊重學生,做到因人而教、因材施教
追求高效教學課堂,首先要從了解和尊重學生做起。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學習動力,進而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非常大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了解和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就要在課堂上關注每個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對學生的熱情,這樣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其次,高效的教學課堂要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做到因人而教、因材施教。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情況和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上地照顧到每個學生,降低學生的學習障礙,讓課堂教學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程標準要求,有效的教學活動不是單純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也不是單純地模仿和記憶,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有效教學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教學活動。為了讓課堂教學高效開展,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優化課堂結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順利地導入新課程,學生在教師精心營造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學會傾聽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傾聽,要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在傾聽和解答的過程中促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
3.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合作是一種能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技能。學生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讓學生在團結協作的過程中培養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方法
對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重要的是要學會動手動腦,讓他們在思考和行動的過程中學會發現數學問題和創造數學知識,讓他們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會主動去分析和探究,培養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理念,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讓學生放棄依賴心理,學會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學中領悟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才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才能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由此可見,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觀和學習方法,在于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四、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構建媒體型學習模式
將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相結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小學生來說,符合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可以在輕松自由的空間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教師來說,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教學任務。多媒體課堂中,在絢麗的色彩、優美的音樂、生動有趣的動畫的背景下,聲情并茂的視聽效果會極大地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讓抽象、平淡的數學課堂變得具體和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在多媒體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日漸增多,可以加大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開拓學生的思維,還有助于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本文從了解和尊重學生、優化課堂結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幾個方面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教學課堂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模式下,要想開展高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從自身的教學素質和專業能力出發,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二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完美高效的數學課堂,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平.新時期小學數學高效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究[J].學周刊,2016(3).
[2]張莉.構建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困惑及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