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婷
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一直不被人看重,大部分人認為小學音樂不需要專門上課來培養,甚至有很多老師想占用這節課來上別的課程,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小學是各種能力形成的重要階段,不能忽略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從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重要性和方法兩個方面展開說明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關鍵詞:興趣;重要性;方法
一、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重要性
音樂可以開發學生的左腦,讓人更明智,小學音樂教育可以讓學生智力得到開發,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得到愉悅,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以后的音樂鑒賞和品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教育得好,學生就會多一項長處,甚至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更進一步地研究音樂的各種類型、各個方面,以后說不定可以成為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對音樂的敏感度要從小培養,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對音樂的敏感度直接決定了學生以后是否能夠辨別形形色色的音樂,是否具有對音樂的高端的審美意識,不至于以后沒有基本的辨別能力,喜歡上低俗的音樂。這就要從小抓起,所以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十分
重要。
二、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
(一)讓學生聽不同類型的音樂
不同類型的音樂對人欣賞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學生很多,對于學生的喜好教師也眾口難調,不可能一首歌讓學生都喜歡,所以教師要尋找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學生欣賞,當然也不用找太復雜的,找最簡單的,畢竟小學生還沒有很高的水平和意識,了解學生大概的喜好,是喜歡歡快的還是有感情的,喜歡描寫景物的還是喜歡描寫人的,比如《春天在哪里》和《燭光里的媽媽》是兩首風格類型完全不同的歌,一首歡快,描寫春景,另一首情感細膩,抒發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多找幾首這種不同類型的歌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對于每一首歌,不同的人聽后有不同的看法,教師不能要求學生看法統一,聽到不同的聲音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沒有人能肯定地說出哪種看法是正確的哪種是錯誤的,每個學生的看法都應被保留。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敢于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模仿大部分人的看法就是很有勇氣,應得到肯定。比如《眾人劃槳開大船》這首歌,如果大部分學生說自己聽到了團結的重要性,如果有學生說他聽到了個體的脆弱和對外界不可對抗的能力,教師不應馬上否定,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莫言說過:“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有的學生對音樂沒有完全理解,但為了讓老師看,就跟著集體說的答案,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是一種表演而不是欣賞。
(三)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與時間發揮對音樂的想象
在學生欣賞音樂時,教師不要一直在旁邊說自己的看法,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安靜和不受打擾、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欣賞音樂,如果教師一直在說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就不會認真用心去感受,會把老師的看法當成自己的看法,在欣賞之前就有了固定的思想,小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對老師所講的話深信不疑,老師說出來以后學生就沒有了自己的看法,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四)不要嘲笑學生對音樂的品位
很大一部分人覺得小學生沒有鑒賞和辨別能力,所以當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和大眾不同時,人們就會對這些不屑一顧,這會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懷疑,會讓學生覺得自己以前對音樂的認識和看法是錯誤的,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雖然小學生沒有很高的鑒賞能力,但有自己的喜好,不管多小眾的音樂都有人喜歡,當初許嵩出道憑借的是不被人理解的《飛蛾》,my boyfriend is a gay也讓人不能接受,還有lost rivers也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但這并不影響部分人對它的喜愛程度,沒有人可以說“這首歌很難聽”,每個人的想法不同,理解不同,世界上沒有難聽的歌,只是欣賞水平不同,有人覺得民謠真實,情感豐富,能打動人,有人覺得民謠沒有動人的歌詞,對其沒有興趣,更喜歡網絡歌曲和流行歌曲,沒有哪一部分人是錯的。小學生更需要人的鼓勵和贊許,而不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對他們進行否定和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把這個作為愛好來培養。
人們要改變思想,教師要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要對自己所喜愛的堅持,不管有多大一部分人否定你,總有人和你有同樣的感動和感受,這三方面要慢慢做到并配合,就能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也能更好地培養。
參考文獻:
高宇.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音樂時空,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