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對如何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建議
閱讀教學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語感,陶冶學生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呢?
一、充分做好初讀工作,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互動與對話,要想優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就要加強對學生初讀文章的重視,俗話說得好:“書不讀通不開講?!彪m然是老生常談,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所學的文章雖比較短小,但是其中包含很多生字,如果教師在指導生字方面花費很多時間,則不能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初讀時間;小學高年級教材中的課文篇幅較長,有些教師害怕浪費時間,所以經常急忙進入下一個環節,甚至有時只讓學生聽讀一遍就進行文本對話過程。此時大部分學生對文章還不甚了解,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語文課文具有較強的情感性,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才能讓學生體會其中的豐富內涵,當然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才能深入理解教師所講的每一個知識點。因此,閱讀教學之前,首先應該讓學生將文章讀準、讀順,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對于較為深奧之處、學生難以理解之處,教師應進行及時的點撥和指導,達到“撥開云霧見明月”的目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學生熟讀文章之后開始講解,課堂教學就如順水行舟,學生也能夠順利進入文本教材,與文本進行順利對話。
二、引導走進作者世界,感受作品人物的內心
閱讀最重要的是走進作者,感受人物的內心,這樣才能對文章擁有更深刻的感悟,閱讀效率才能獲得提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世界,一方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另一方面了解該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寫作風格。例如,在學習《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給學生推薦了楊紅櫻的其他作品,比如《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等,讓學生對楊紅櫻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可以開展主題班會,學生可以談談自己對楊紅櫻這個人的了解,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和動力,同時可以強化閱讀效果,提高閱讀的有效性,一舉兩得。
三、讓學生多閱讀交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交流是活躍思維的有效方法,所以,我們要在保證教學時間充足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我們要以趣味性為主線,開展豐富的、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活動,滿足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比如學生喜歡聽故事,那么我們就可以給學生講故事,開展講故事比賽、故事談論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交流心得,談談自己的個人感想,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自由閱讀,開放言論,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閱讀向“愿意閱讀”“渴望閱讀”轉變。因為年齡的特點,當學生閱讀到一篇好的文章時總會產生與人交流分享的愿望,因此,進行閱讀交流正好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滿足學生與人交流的需求,在交流過程中,不僅有助于糾正學生一些偏激的思想理念和模糊錯誤的認識,同時還能促進信息的良性循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量,促進綜合能力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之外,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與人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讀書習慣,促進自身修養的提高。
四、加強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閱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此,教師可以設置閱讀方法指導課程,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1)閱讀和思考相結合,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并在重點段落上圈圈點點,做好批注,標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問一下其他同學或老師。只有讀思結合的閱讀,才能獲得較大收獲;(2)閱讀和習作相結合,閱讀和寫作互為一體、相輔相成,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的范例,寫作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讓學生從仿寫到自主寫作,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讓學生給自己讀過的故事進行續寫,將自己課外閱讀的故事寫成其他體裁的作品,還可以給故事中的主人公寫一封信,把自己心里想要說的話表達出來。只有在不斷地練習中積累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學生的寫作范圍,才能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總之,我們老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探索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師引導作用,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芳.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1(11).
[2]丁先明.淺議如何改進針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10).
[3]尹紅巖.閱讀教學要凸現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