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杰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轉而實施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方式,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它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同時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以及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結合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課前預習
愛爾蘭著名作家蕭伯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恰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運用有效的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那么,我們該實施怎樣的措施將此種模式全面、有效地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呢?下面,筆者就從自身實踐出發,對此問題進行個人意見的闡述。
一、在課前預習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課前預習對于我們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因為它是我們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法的重要途徑。在課前預習階段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一方面可以克服某些學生的惰性,做到讓人人都參與預習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讓學生體驗集體智慧的力量,并且加強學生的預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之前,我給學生編制了一份導學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學案內容進行探究,具體學案內容為:(1)認讀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通過查字典,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成語的意思;(2)問題探究:①什么原因使同學們在沉默之前很興奮?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②老師提了什么問題使這熱烈的場面一下子變得寂靜無聲?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找出描述此時課堂氣氛的句子讀一讀;③“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似的神色之中。”這句話中,為什么犯了錯的學生還說他們可愛?④如果你當時也在教室里,聽了老師的建議,你會怎么做?⑤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這樣,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這些內容進行合作探究,學生之間通過分享、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二、在作文評改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它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促進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但是,傳統的評改方式,都是教師一人來完成,即教師是評改的主體,這種單一的評改方式是與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理念相背離的,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進行作文評改時應該注重“合作與探究”,從而促進學生間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首先,我們要告訴學生具體的評改細則以及分數等級,然后,選出一名學生的習作,作為評改的范例,讓學生對各類評價詞語和句子有初步了解,并作為參考。之后,分組活動正式開始:每個小組選取1~2篇習作進行集體評改,評改時,每位組員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由組長執筆寫出大家總結出來的評改意見和分數。然后,小組內的每個組員都拿出分到自己手里的習作,按照老師給出的評改細則來對習作進行評改,批改完成后,組員之間互談體會,交流評改情況。這樣,通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習作評改,便充分發揮了學生集體合作的優勢,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了互評互改的活動中來,實現了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在課文朗讀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領會文章的主旨、風格和神韻,另外,也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提高學生用語言描述事物和表達情意的能力。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以及表達的主要情感來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閱讀。
比如,《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其中涉及大量的人物對話,尤其戰士小梁和老班長的對話最多,感情也最真摯,所以,為了讓學生對對話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入理解,我就要求學生以兩人合作分角色的方式進行朗讀,如此,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真實的語言情境,學生朗讀時,會有真情的流露,能促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對話中蘊含的感情,效果要比讓學生個人對課文進行朗讀要好得多。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給小學語文教學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是巨大的,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各種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語文教學中的方法和措施,從而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此種教學模式的帶動下獲得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燕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葉廷.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