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敏
近年來,教育部對現行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多次改革,將低年級的說話、聽話改為口語交際,是以聽說能力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內的一種綜合能力?!翱谡Z交際”則重在“交際”,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重在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看做現代公民的必備素養。而今,實行“減負”工作以后,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增大啟發力度,使學生學得更主動、更活潑。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在課堂內能更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膚淺闡述。
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想說,愛說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有目的地讓學生在課內外多欣賞優美的句、段、篇。新課程新教材讓學生的識字量大增,二年級下冊時,大部分學生能夠獨立閱讀課外童話故事、寓言故事、詩歌以及短篇文章,利用這一優勢,我每天布置“看課外書,背誦一段話”的作業,讓學生養成天天堅持看書的好習慣,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句,做好摘錄,提高記憶能力,一舉三得。在課堂上,抽取三分鐘時間,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收獲,背一段話、講個小故事或背首兒歌,并獎勵紅蘋果表示鼓勵,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激發學生想說、愛說的興趣。
二、幫助學生樹立“我能說好”的信心
在語文課堂上,由于時間縮短了,給孩子站起來朗讀的機會也會減少。因此,除了讓他們自由讀書之外,讓學生有多一點時間在小組中進行朗讀課文、討論問題,給他們在小范圍表現的空間。這樣,不但節省時間,而且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膽量和培養朗讀能力的機會,特別是不愛發言、怕說的學生,也能在思維活躍學生的帶動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得到鍛煉,增強自信心。然后把自己的見解在班級,在更大范圍內去發表,展示自我。
二年級下冊《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課,課后題“讀讀說說”中要求“說說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蔽揖筒扇∽寣W生各自先找,然后小組里共同分享,每個學生都有了參與的機會,這就是一次口語鍛煉。
三、要憑借語文教材,加強語言訓練
利用教材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小學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其有“讀讀說說”“口語交際”“展示臺”“寬帶網”等。為此,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創造雙向互動的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
1.看看,想想,說說。低年級教材配有美麗的圖畫,圖畫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可借助圖畫,鼓勵他們想象、創新。
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時,由于學生已經預習過,我就借插圖導入,一來了解課文大概內容,二來借此進行口語交際,兩者有機結合,過程如下:
師:(出示課題)小朋友們,這課題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讀。
(開火車讀)
生1: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2: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3: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4:我不是最弱小的。
師:你們理解很好,讓我們看看這美麗的插圖,你從畫中又怎么理解課文的題目?
生1:薩沙不是最弱小的,因為野薔薇比他更弱小。
生2:薩沙不是最弱小的,因為下大雨時,他能保護比他更弱小的薔薇花。
生3:薩沙不是弱小的,因為他很勇敢,他能保護薔薇花。
師:是啊,薩沙是勇敢的孩子,讓我們在課文里找找寫薩沙勇敢的句子,再仔細讀一讀。
通過讀題、看圖、觀察、思考、表達一系列教學活動,促使他們保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2.讀讀,聽聽,說說。合理開發教材資源,如課堂上讓學生多讀讀書上優美的句子;利用編排在園地的口語交際課,組織學生就一話題交流、討論、各抒己見,在口語交際課上引導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并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培養他們敏銳的反應能力和快捷的思維判斷能力。
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里的口語交際“春天里的發現”時,先讓學生讀讀教材中優美的句子,體會春天的到來。
一句引語“春天多美好,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在春天里的新發現吧!”
生:在公園里,聞到一陣陣花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麗。
在校園里,我發現同學們穿上了春裝,我想春天可以去春游,太好玩了。
我發現春天里太陽暖洋洋的。
我發現春天的小草淺綠淺綠的,還鉆出頭跟我們打招呼呢!
當孩子從生活中取材,他們才能說好,將來也才能寫好。
又如,教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的口語交際課“伸出我們的雙手”一課時,同樣給出一個話題——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幫助他們?孩子們成了聽者,也是說者。當聽完別人的述說后,若有更好的辦法,學生就會提出來,此時,口語交際就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圓形語言實踐活動了。
總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讓我們時刻給孩子們一個全新的課堂。無論什么時候,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都能使自己的交際能力得到鍛煉,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路曉玲.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J].考試周刊,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