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獎華
摘要:針對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一共提出了三種教學策略,其主要包括創造尊重多元智能的課堂環境,運用多元的閱讀教學方法,布置開放的課后作業。通過這些方式,不僅可以提升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還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以期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語文閱讀教學 課堂環境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校開始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僅充當著教學的引導者,并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利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1創造尊重多元智能的課堂環境
加德納曾將諷刺的說過“摧殘優異而具有超凡創造力的年輕人,比鼓勵他們開花結果要容易得多”并且強力的呼吁說“請別傷害他們”。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將珍貴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充分的鼓勵和挖掘,教師需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和智能,建立尊重多元化的高中語文課堂環境。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進行充分的了解,相信不同性格的學生均存在著其自身的優勢。加德納曾經驗證過,每個人均存在著一種或者多種優勢的智能。其次是,因為學生對自我的認知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學生的優勢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讓學生明確自身存在的優勢智能。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保障問題的多元性,為學生選取多元化的材料,并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建議和途徑,將這些內容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并將各個學習途徑的適用范圍和優勢向學生介紹,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對不同的學習途徑進行自主選擇。
例如,進行《荷塘月色》這篇文章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對這一課文進行展示。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這篇文章描述內容的音樂,從而對這一文章進行引入。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的或者視頻的形式將這一文章中描繪的景象以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其次,當這些內容展示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這篇文章的朗誦表演,從而將學生帶入到這一情境中去,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文章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這節課的理解進行朗誦展示,引導學生將自身對這篇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誦將情感進行表達。
2運用多元的閱讀教學方法
2.1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
高中語文教材是經過精心挑選而編制的,其中涵蓋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散文、記敘文、說明文等多種文章,內容十分全面。但是這些文章只能作為閱讀教學的引子或者參考內容。對于不同學生而言,能過對其起到引導作用的文章也有所不同。比如說,對于數理邏輯較強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更喜歡說明文,這些文章的邏輯性較強。而音樂智能比較強的學生可能會比較喜歡詩歌韻律較強的文章。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對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當保證文章類型的多樣性,通過對豐富文章的選擇,可以兼顧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對《琵琶行》這篇文章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琵琶演奏的視頻,進而激發了喜愛音樂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視頻中感受琵琶《十面埋伏》表演的氣勢。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強調文章中短語和句子的排比,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琵琶的節奏感。在課堂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演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琵琶的氣勢和震撼。通過這樣的方式,兼顧了學生的音樂愛好、空間視覺智能以及人際智能等因素。并且為學生理解文章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
2.2搭建多元的交流平臺
學生在對語文閱讀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交流和相互學習來是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搭建一定的交流平臺。多元化交流平臺的搭建,是讓學生通過這一平臺,對不同形式的文章進行交流和研究。學生只要在分享過程中,可以講出自己對文章的體會和感受,就應當對其進行鼓勵。搭建平臺時,首先要制定相應的交流制度,其中包括交流過程中,學生應當遵守的紀律以及獎懲制度等。其次是,積極調動學生,利用獎懲制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再次,教師要為活動計劃進行核定。
例如,對某一文章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對這一篇文章進行初讀,然后這篇文章進行概括,找出文章中的關鍵內容和主要思想。并分析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對敘事性故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和探討,然后讓學生將自身對文章的理解進行表達。這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觀點,但也存在不同學生持有相同觀點的現象。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其中兩種理由較為充分的觀點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在文章中找出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并通過對證據的查找,又多次閱讀了文章,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中詞句表達方式的印象。與此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反映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幫助。
3布置開放的課后作業
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因為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均需要依靠學生的自主性,沒有教師的監督,有些學生會投機取巧,照抄別人的作業,或者讓其他學生幫助自己做作業。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對作業不感興趣,因為不感興趣,致使學生將作業視為是一種負擔。結合多遠智力理論,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業應當是不同形式的,并且讓學生對完成作業的形式進行自主選擇。學生對完成作業的形式進行自主選擇,主要是依照自身的興趣。因此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使課后作業的質量有所提升。
例如,在布置《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的作業時,首先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關系進行梳理;其次是讓學生將不懂得問題進行記錄,然后根據文章的描述,布置學生利用概述性語言對文章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在課上以故事的形式將這篇文章表述的內容向同學們復述,但要注意將文章中關鍵的細節保留。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學生根據文章故事情節,編排一個小短劇,并將劇本寫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歸納總結文章的能力有所提升。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利用不同的方式對這篇文章進行理解,從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思想和人物特點,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的理解這篇文章內涵。學生在對文章進行概括和理解的過程中,還能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這對于作文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4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智能教學方式,可以提升不同類型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并且使其各個方面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生活因素或者各種趣味性活動等多元化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潛能。
參考文獻:
[1]董衛國.高中語文閱讀課堂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83-86+91.
[2]劉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遷移策略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07):94-99.
[3]胡立根.試論中學語文教學的“智能勢差”困境及其出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3,(06):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