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感覺統合失調兒童數量不斷增多,對兒童的成長發育產生了較大的隱患。在此種情況下,就需要結合小學體育對學生做好感覺統合訓練。將就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感覺統合訓練 小學體育 教學啟示
近年來,我國因為神經系統問題導致疾病的兒童數量逐漸增多。為了能夠做好這部分兒童的教育,就需要對其做好感覺統合訓練工作。其中,小學體育是對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一種較好途徑,能夠幫助孩子在運動中獲得協調能力的提升與完善。
1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概述
感覺統合失調是現今很多兒童存在的一種病癥類型,且在近年來具有著不斷增長的趨勢。該病癥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神經系統受損或者紊亂。由于兒童的感覺是由很多中樞神經共同作用完成的,如果其中樞或者感覺神經受到損壞,則都可能由于相關神經工作異常使其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問題,如臍帶纏繞、生產方式不當以及患有腦膜炎等。第二,缺少感覺刺激訓練。對于部分家長來說,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過于溺愛,更多的將孩子在家中撫養,而缺少室外爬、跑、跳等活動,并可能使孩子由于感覺統合能力缺乏鍛煉而出現統合失調情況。可以說,感覺統合失調對于孩子具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當孩子患有感覺統合失調疾病時,則可能導致出現以下問題:心理障礙,出現自傷自殘、咬指甲、怕黑等行為;學習障礙,在記憶、思維以及閱讀方面存在發展緩慢的情況,并表現出漏讀、說話不清以及觀察能力低等問題;活動能力缺乏,由于眼手腦靈敏性以及協調性的下降出現動手能力缺失、行為能力較差等問題。
2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
2.1提升訓練認識
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中,體育教師需要對感覺統合訓練的重要性引起充分的重視,通過將體育教學內容同感覺統合訓練間的充分結合,使體育課程在對學生體質良好提升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同時,教師也需要對這兩項教學內容間的關系進行積極協調,避免產生所有體育項目都可以實現感覺統合訓練效果的錯誤理解。而是需要根據體育教學內容以及感覺統合訓練目標對教學方式、活動類型進行科學的選擇。
2.2增強專業技能
對于感覺統合訓練而言,其是一種集合社會學、訓練學、行為學、生理學、教育學以及體育學等眾多學科的理論體系。在開展該項訓練時,對于教師的綜合理論知識具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夠具有非常專業、充分的理論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以此獲得感覺統合訓練成績的提升。在現今部分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在體育運動能力以及專業理論方面都非常擅長,但在感覺統合訓練方面還是存在著理解、掌握不到位的情況。對此,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能夠積極轉變自身觀念,通過相關專業的積極訓練不斷學習新的訓練方式,并通過多項專業技能的掌握更好的滿足感覺統合訓練需求。
2.3改進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對此,為了更好的滿足小學生該階段的成長需求,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能夠積極改進方法。通過對原有教學方案的科學調整,將以往單純強調技能的教學方式逐漸轉變到強調活動的教學方式。此外,為了更好的保障感覺統合訓練質量,還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把握:第一,要加強對于健康的認識,通過將健康第一的思想積極貫徹在教學目標的同時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第二,在保障學生健康的基礎上,需要做好學生學習興趣的考慮,通過適當搭配運動鍛煉來幫助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獲得自身能力以及身體的發展與完善;第三,隨著現今感覺統合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訓練項目也具有著較多的類別。而在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滿足感覺統合訓練需求的體育項目也有很多,如舞蹈、健美、體操以及太極等。而在具體對這部分體育活動進行開展時,教師通過對學生感覺統合能力有效訓練內容的增加獲得更好的統合訓練效果;第四,在每個班級中,具有的學生數量較多。對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也需要對不同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引起重視,不僅需要做好內在特征的專注,也不能放松外在特征的注意,即根據不同學生實際情況的差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3結束語
感覺刺激的缺乏原因有很多種,如果學生存在感覺統合失調問題,對于其學習、成長都將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此,就需要體育教師能夠引起重視,通過科學教學方式的運用實現體育教學以及感覺統合訓練的共同實現,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池麗艷.從感覺統合訓練談幼兒體育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35):147.
[2]楊小永.如何優化小學體育教學[J].山海經,2015,(21):55.
[3]吳晉欣.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5,(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