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摘要:通過統計學的方法對藝術院校女大學生進行民族健身操鍛煉前后在身體形態、素質、生理機能、心理健康等各項指標的對比研究,得出結論:民族健身操能明顯改善藝術院校女大學生身體成分的比例,具有塑造形體美的作用;能明顯提高練習者的力量素質、平衡素質、柔韌素質以及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對提高其循環機能和呼吸機能有顯著的作用;同時對完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 女大學生 健身效果
一、引言
民族健身操以明快活潑的音樂,舒展優雅的動作使人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承擔生理負荷,在健身、健美、健心等方面都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目前,民族健身操已在廣大高校中得到普及和推廣,但是大多數學生對該項目了解不夠,教師對其鍛煉價值也缺乏有力的說服證據。在此,本文以在藝術院校體育課中普及和推廣民族健身操為價值取向,以我院60名女大學生進行18周民族健身操鍛煉前后一系列測試指標數據為依據,以統計學的原理為手段,得出數理統計結果,力求為加強和完善民族健身操課程建設以及為該項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設定云南藝術學院2014級60名女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身體方面的測試指標:(1)身體形態指標。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在早晨進食前進行測量)。(2)身體機能指標。身體機能指標包括:肺活量、晨脈、血壓、最大吸氧量(用12min跑間接測出)。(3)身體素質指標。身體素質指標包括:坐位體前屈、單足支撐、簡單反應時、臺階指數、握力。
2.心理方面的測試指標——心理健康因子。SCL—90自評量表軀體、強迫、焦慮、人際關系和憂郁等。選用心理健康癥狀問卷(SCL—90),以團體測試的方法進行。
3.實驗安排。每周進行2~3次90分鐘的民族健身操的集中練習;并在課后進行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的自我復習。共堅持18周。
4.運動方案。運動強度:運動后即刻心率在140~190之間;運動量:彝族、傣族、佤族、哈尼族4個舞種的4套健身操不斷進行循環練習。每套的時間在4分30秒到5分。中間稍事休息,并結合一些典型動作組合來進行。
5.身體方面指標的數據分析。對實驗前后的數據采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以均值±標準差(X±SD)表示,用雙側T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標準為P<0.01。
6.心理方面指標的數據分析。數據由SPSS統計軟件包完成,結果一律以均值±標準差(X±SD)表示,用雙側T檢驗對所有數據進行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
三、測試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表1顯示,民族健身操鍛煉后大學生的身高、臂圍、小腿圍等指標無明顯變化(P>0.05);胸圍增加,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腰圍、大腿圍等各項指標較鍛煉前相比都有明顯下降(P<0.05),其中體重、腰圍、大腿圍前后差異顯著(P<0.01)。說明民族健身操對人體減肥塑形具有較好效果,是實現人體形體線條美和圍度比例美的較好途徑。
(二)對身體機能的影響 表2顯示,受試者在進行民族健身操鍛煉后晨脈、動脈血壓的指標較鍛煉前有明顯的下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則較鍛煉前有明顯提高,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1.對血壓的影響。運動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于運動前的水平。血壓的降低是心肺功能發生良好變化的標志。由此可見,民族健身操鍛煉對人體血壓的影響是有明顯效果的。
2.對安靜時心率的影響。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率可反映心臟功能強弱與否,是判斷運動對受試者的影響的一個重要指標。經過鍛煉的心臟,舒展期在靜息狀態下可以獲得相對延長的時間,從而獲得更多的心肌供血。
3.對肺活量的影響。從實驗結果看,實驗后的肺活量平均值明顯高于實驗前的平均值,原因在于,受試者在進行民族健身操這一有氧耐力運動時,各項動作起伏多變,鍛煉者一方面要加大呼吸深度,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呼吸的頻率,才能滿足運動的需要。
4.對最大吸氧量的影響。在練習初期,由于還沒有形成動作的動力定型,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還欠協調,但隨著練習的持續,動作之間的配合日趨完美,這時全身的骨骼和關節都會積極地參與運動,使肌肉本身的微循環加快,毛細血管得到充分的按摩,增強了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和氣體交換,從而提高了最大吸氧量。
(三)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如表3所示,民族健身操鍛煉后大學生在坐位體前屈、單足支撐、臺階指數等指標方面有非常明顯的提高(P<0.01);簡單反應時具有顯著差異(P<0.05)。而在握力指標上區別不大(P>0.05)
1.對身體柔韌性的影響。從實驗結果上看,鍛煉前后在坐位體前屈這個反映柔韌性的指標上出現了高度顯著性(P<0.01)。這表明在民族健身操練習過程中,較好地增加了練習者骨骼肌肉韌帶的彈性,練習者的柔韌性明顯提高。
2.對身體平衡能力的影響。伴隨著快慢交融的音樂節奏,練習者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關節和內臟器官都參與活動,這樣就使肌肉力量、關節靈活性逐漸增大,身體各器官系統均衡發展。
3.對身體靈敏素質的影響、比較受試者鍛煉前后用以反映身體靈敏度的簡單反應時的數據發現:鍛煉后的反應時較鍛煉前明顯縮短,具有顯著差異(P<0.05)。可見,民族健身操運動對提高機體的靈敏性有著積極的作用。
4.對臺階指數的影響。臺階指數是一種綜合、簡單的評價身體心血管系統機能水平的定量負荷試驗。在鍛煉前的測試中,能完成整個3分鐘測試過程的人只占30%。而鍛煉后這一數據增加到了80%。由此可見,長期的民族健身操鍛煉,對心血管系統的綜合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18周的民族健身操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是明顯的,受試者鍛煉后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及精神病癥等各因子的得分明顯低于鍛煉前測試結果(P<0.05),其中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等因子的差異極為明顯(P<0.01)。
1.對情緒、情感影響的分析。少數民族健身操在音樂伴奏下展現許多優美的動作和姿勢,促使人們在運動時,能獲得心理快樂和精神滿足,它對培養美的意識,促進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
2.對人際關系及交往影響的分析。它還具有調整人際關系的作用。在集體場所進行,能使參加者體驗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我”置于“我們”之中,起到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作用。
3.對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影響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受試者鍛煉后在軀體、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癥等方面的測試結果有明顯的改善。
四、結論
1.經過18周的民族健身操鍛煉后,數據充分說明了長期進行民族健身操鍛煉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身體成分,對塑造人體完美的胸、腰、臀曲線、減肥瘦體具有明顯的功效,是促進人體健康美麗的一種有效途徑。
2.民族健身操這一全身性耐力運動能顯著提高大學生的有氧代謝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生理機能,改善心肺功能,其健身功能對改善大學生健康狀況是明顯的。
3.實驗結果也表明,通過18周民族健身操的鍛煉對受試者握力、身高、小腿圍的影響不大,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也說明力量練習是民族健身操的薄弱環節,建議在今后的民族健身操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增加這方面的練習,以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4.同時,心理健康自評量表(SCL—90量表)的測試實驗結果證實,受試者在鍛煉后心理健康總體水平顯著提高,且呈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人際關系”“抑郁”“敵對”“焦慮”等項因子的健康水平異常顯著(P<0.01)。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讓民族健身操在藝術院校體育課等學校體育活動及全民健身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