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志
摘要:和新媒體相比較,當前我國的一些傳統媒體暴露出對新聞深度發掘不夠,新聞采編工作形式不夠豐富,新聞采編策劃工作不到位等問題。要想凸顯優勢,傳統媒體還要在新聞采編前進行必不可少的策劃,不斷對新聞采編經驗技巧和方法手段進行分析總結,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力求做到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新時期 新聞采編 問題 改進
新聞采編是新聞工作的基礎和核心環節。新聞采編工作的有效開展對拓寬新聞素材渠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符合媒體特點的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確保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真實性,且能夠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總之做好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為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有力的支持。
當前新聞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新聞深度發掘不夠。在當今信息飛速傳播的情況下,新聞工作者能夠非常及時地對新聞進行跟蹤報道,并能夠及時地將一些突發的社會大事件呈獻給受眾,使新聞采編的時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也能夠真實地反映新聞事件現象。但是從受眾的角度看很多新聞僅僅限于對事件外在情況的反映,缺乏對新聞事件深度的發掘,不能夠展現新聞事件的本質。有時候僅對新聞事件表面現象的報道,甚至可能會引起社會公眾的誤解甚至恐慌,引發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日本核電站泄漏事件,有一些新聞媒體就單純報道了日本核電泄漏可能會對中國造成影響,而碘能夠防治輻射。這種僅對新聞事件表面現象的報道引發了全國范圍內對碘鹽的搶購,并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恐慌,這就是僅對新聞事件表象的報道所帶來的一些負面社會影響。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的采編與發掘,使社會公眾了解新聞事件的本質。
二、新聞采編工作形式不夠豐富。現階段,新聞的采編仍舊以采訪的方式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專業的記者也主要采用單一的采訪方式來完成新聞采編工作,這是因為采訪的方式能夠使新聞工作者較好地了解事件全過程。但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聞媒體形式也多元化地發展起來,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網絡技術、影像技術的高速發展,造成了傳統地單一采訪式的新聞采編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要做到與時俱進,在保留傳統采編形式優勢的前提下,也要豐富新聞采編工作的形式,使新聞采編形式多元化發展。
三、新聞采編策劃工作不到位。新聞采編要求采編人員具有非常高的職業素養,采編人員在做到對新聞事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精準的判斷力和超強的創新意識的前提下,還要具有高效的行動力,能夠將新聞的嗅覺發揮到極致,從而通過高超的新聞策劃能力,發掘豐富的新聞素材,并從這些素材中提煉出最具報道價值的新聞事件,及時進行采編并呈現給受眾。然而,往往很多極具新聞價值的一些事件,由于新聞策劃工作的不到位影響了新聞的價值。比如新聞事件報道的角度可以說關系到新聞本身重要價值的體現,同樣的一個新聞事件會有很多個方面供你選擇報道,因為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是一連串社會因素引起的結果,自然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當下比較熱門的一個新聞事件——儲戶存在銀行的錢無故失蹤來說,這一新聞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銀行、儲戶、政府甚至公眾等各個方面,具體在報道此新聞事件時有很多角度可以選擇,如銀行的管理問題、政府的監管問題、儲戶的損失問題、公眾的顧慮問題等,選擇不同的報道角度會為受眾帶來不同的感受,同時造成的社會影響也是不同的。
開展新聞采編工作要展現的規范
一、新聞采編前要進行必不可少的策劃。部分新聞工作者為了單純實現新聞的時效性,常常會忽略新聞采編前的策劃工作。策劃工作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要在新聞采編之前明確新聞所要面對的受眾群體,這一群體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他們希望看到什么樣的新聞報道,只有掌握了這一群體對新聞的情感取向,才能夠以他們喜歡且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將新聞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采編工作開展之前多與群眾接觸,多深入生活,了解群眾的所喜所愛,所感所想。如筆者采寫《走進浮梁古縣衙》這篇報道,就到浮梁古縣衙周邊深入了解古縣衙的歷史情況。而筆者的目標受眾就主要是生活在古縣衙的群眾,讓他們了解到古縣衙的發展史,也讓浮梁人甚至是景德鎮人都能有一種自豪感。這篇新聞的珍貴之處就源于新聞采編前充分的策劃準備。教師較為關心教育政策及教研成果問題,農民則較為關注農業種植養殖技術等問題,大學生關注就業問題,而一般的市民則關注物價房價等問題,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找好角度進行新聞采編工作,才能夠引起受眾的興趣。筆者在報道移動4G網絡進入景德鎮時,就選了一個更快、更親民、更安心的角度進行報道,即找準了4G網絡的優勢“快”,同時又打消了受眾擔心的價格高、是否安全等問題,較好地引起受眾的興趣。
二、不斷進行新聞采編經驗技巧和方法手段的分析總結。新聞工作者應學會從以往的新聞采編工作中總結采編技巧和方式方法,還要拓展思路,在保留傳統新聞采編優勢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利用現代傳媒技術采集與編輯豐富的新聞素材,使新聞的采編方式更豐富。要特別注重對新聞標題編輯。如筆者在報道整治環境提高市民素質的新聞時,就用了“為何不文明現象屢禁不止?”這樣一個題目,利用疑問或反問的形式較好地抓住受眾的眼球。
三、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新聞采編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對新聞事件的深入報道來體現其價值,通過對新聞事件多角度的深入追蹤能夠提高新聞的震撼性,使受眾深入的了解新聞事件產生的背景及影響,還原新聞事件發生的全過程。要達到這一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各個環節,多角度追蹤事件的本質,拓展新聞事件的廣度和深度,將新聞事件的震撼性充分挖掘出來,使受眾能夠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新聞報道的效果。筆者在報道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畢業生為什么容易找到工作這一新聞事件的時候,采用了多角度的深入報道方式,一是從企業的角度采編為什么企業喜歡用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的畢業生;二是從學生的角度采編為什么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容易找到工作;三是從學校的角度采編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以至于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那么搶手。這從不同的角度完整呈現了新聞事件的本身,也讓受眾很信服,達到了共鳴的效果。
四、新聞采編要做到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有機統一。在如今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里,做到信息的時效性不是一件難事,然而正因為信息的高速傳播,導致現如今人們完全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很多新聞事件一閃而逝。有些新聞工作者只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單純的追求點擊量或收視率而不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采編,便武斷的轉播、轉發或傳播新聞,造成了當今虛假新聞的泛濫。新聞工作者應該時刻牢記新聞的客觀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聞采編要做到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有機統一。(作者單位:景德鎮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