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琦
【摘 要】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但是社會學界開始重視并系統研究女性家庭暴力這一問題,還是比較少見的。我認為,杜絕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根源就是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社會工作能夠以其專業性,彌補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方法的不足,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提供具體的介入策略,從根本上防止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出現。
【關鍵詞】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社會工作介入;預防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概述
(一)概念界定
目前無論是社會學界還是法學界,都沒有對家庭暴力犯罪進行明確的概念界定。家庭暴力犯罪使建立在家庭暴力的基礎上的,因此研究家庭暴力的概念尤其必要性。家庭暴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暴力”指的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他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身體暴力、精神暴力以及性虐待。[i]狹義的家庭暴力主要指發生在夫妻之間的暴力事件。本文采用的是狹義上的家庭暴力概念,并且是指以女性為受害對象的家庭暴力。綜上,本文將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定義為女性因遭受家庭暴力而產生的犯罪行為。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現狀
近些年,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率呈逐年上漲趨勢。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女性暴力重犯中,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案例占了將近一成。江蘇省婦聯調查問卷的結果反映出家庭暴力已經成為女性暴力犯罪的最重要的誘因。在統計的有效問卷中,有將近一半的家庭存在家暴行為,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犯罪與家庭暴力有直接的關系,這其中有人表示經常遭受丈夫的虐待和毆打,有人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不惜與丈夫同歸于盡, 制造了投毒、傷害、縱火、爆炸等多起惡性案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二、社會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可行性
目前我國尚未頒發反家庭暴力法,因此很難將家庭暴力問題納入法律來解決,那么,即使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也不能將施暴者訴諸法律;同時,傳統的道德約束力不足以遏止家庭暴力的發生。因此,僅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是難以有效地解決家庭暴力的,女性在不能保障自身權利的情況下,依然會出現家庭暴力犯罪問題。簡言之,傳統的干預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
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助人自助為宗旨,以科學的人文主義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專業方法手段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社會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預防機制,能夠把幫助家庭解決問題與引導家庭成長結合起來,鼓勵家庭成員共同實現一個家庭成長的目標,挖掘家庭潛能,協調外部資源,從而協助家庭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社會工作以其特有的“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和對案主保密、尊重等原則,在解決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中,通過對案主的救助和治療,使其獲得個人發展,實現個人和家庭的幸福。社會工作的介入能夠深入挖掘家庭的潛能,從更深層次上消除家庭不和諧的因素,從而為家庭的整體營造良好的環境。社會工作的這些特殊功能使社會工作在介入解決家庭暴力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三、社會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防預機制
(一)個案工作介入
個案工作者可以通過與案主面對面地交流,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術,對案主進行心理疏導,對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提供物質援助、精神支持以及其他服務,有效的協助家庭解決家庭暴力問題,調適家庭關系,并提高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能力,以促進每個人的發展,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穩定。個案社會工作的介入過程包括以下內容:
1.與案主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社會工作者應該以誠懇、專業的態度傾聽案主的個人經歷,幫助案主形成對問題的正確認定,并通過專業手段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對男性施暴者及案主進行心理輔導,激發個人潛能,促進家庭和諧。在家庭暴力中,無論是男性施暴者還是女性受害者都需要接受心理的輔導與治療。對于男性施暴者來說,接受心理的輔導可以改變其暴力傾向;對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案主來說來說,也要接受心理調適,以此提升自尊。
3.教導案主個人權利的觀念以及應對家庭暴力的技巧。社會工作者應鼓勵受暴者爭取自己的權利,提升自我價值感,鼓勵她們拿起法律的武器并爭取社會資源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教會她們學會通過法律途徑正確的反抗家庭暴力以此實現自我保護。
4.協助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根除產生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源泉。社會工作者針對家庭暴力的起因進行輔導,協助解決家庭的實際問題,從而爭取最終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杜絕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產生。
(二)社區工作介入
預防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社區介入模式主要是以社區為依托,充分利用社區內外的資源,以形成社區內多機構的合作來預防家庭暴力事件的發生及其所引發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問題。比如,將社區中的警察、司法、婦聯、中介組織及其他部門與社會工作者聯合起來,共同推動全社區對家庭暴力問題的認識,促進問題的解決。
社會工作者可以以社區為基地,通過反家庭暴力的服務項目,可以將包括警察在內的司法、醫療、街道居委會等社會支持系統聯合起來,形成一個防治家庭暴力的工作網絡,并對這個工作網絡里的工作人員進行反家庭暴力的培訓,改變他們的傳統觀念,增強他們的人權意識、平等意識、性別意識,并將專業社會工作的知識與方法納入到其工作當中去,以在其處理家庭暴力案件中起到協助作用。同時,社會工作者也可以整合社區內的各種社會網絡和社會支持資源,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和方法,對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提供服務,如生活上、經濟上、醫療服務和精神康復上的救助等。
四、總結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防預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重要意義。僅僅通過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是很難解決這一問題的,社會工作以其專業的方法和技能,運用個案工作、社區工作兩大工作方法,在解決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問題上,能夠彌補法律防治的不足,從根源上杜絕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產生,實現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如建.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對策[J].晉陽學刊,2000,(5):32.
[2] 周偉文.性別透鏡中的家庭暴力[J].社會科學論壇,2001,(2):41.
[3] 侯曉娟.家庭暴力引發女性暴力犯罪的預防對策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2014
[4] 張文霞,朱冬亮.家庭社會工作[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