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摘 要】本文將從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必要性展開論述,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經濟;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研究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必要性概述
通過對我國會計體系研究可以發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該體系都屬于現金大類,簡單來說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兩種體系都劃分到其中。而在這兩種體系之中,事業單位會計歸于前者。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環境與市場體制都發生了極大地變化,加上以紅十字會為代表的既具有事業單位性質且不以盈利為目的公益組織或機構大量出現,這為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改革奠定了基礎。此外,在國家逐漸加大事業單位改革力度背景下,面對著行政職能與撥款日益減少的局面,這就更進一步推動了事業單位朝著企業化經營前進。如果事業單位已經轉變為企業化經營,此時仍采取預算會計制度開展會計核算勢必會導致諸多不適應性產生,如此一來不但會造成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質量難以保障,同時更嚴重時更會致使單位蒙受經濟損失,因而從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這一必然趨勢角度來說,對事業單位會計進行改革顯得十分必要。
二、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適用面較小
結合實踐來看,由于當前事業單位行政職能性仍較強,因而這就使得它的會計制度目前只適用于國有事業單位。而正如上文所述隨著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入,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顯然更適用于企業會計,因而這就造成了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出現適用面較小的問題產生。
(二)會計科目設置不夠嚴謹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與普通企業相比較而言仍存在著較大差別。由于事業單位中的各個行業在預算治理方式上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個單位會計科目都會根據自身業務來設置,就導致了科目的混亂性。此外,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日益復雜化,很多業務核算都沒有在會計科目中提及。如,持有金融資產,在現有會計制度中,并沒有金融資產這一科目;固定資產構建方面,沒有設置在建工程這一科目;在核算所有者權益時,缺乏股本或實收資本科目;核算對外投資時,并為將投資核算用權益法進行核算等等。
(三)事業單位報表難以全面反映出財務狀況
通常而言,企業會計報表主要包含資產負債、現金流量與損益三種表,而事業單位由于受性質所決定,其報表則通常只有資產負債與收入支出兩種,并且與企業會計報表中資產負債表相比,事業單位該表中平衡公式為:資產+收進=負債+支出+凈資產,如此一來將會致使財務狀況與業務成果二種信息被合并在一起,進而造成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因時期與時點混淆而出現模糊。此外,加之事業單位報表中缺乏現金流量表,這會造成現金收支變動情況難以在報表中正確反映,如此一來不但不能為單位決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更會導致外界難以借助于其報表全面了解其財務狀況進而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四)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不夠科學
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中,應根據資金來源來列支單位購置的固定資產。將“專款支出”、“事業支出”、“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計入借方,“銀行存款”計入貸方。同時在借方登記“固定資產”,貸方登記“固定基金”。在這一會計處理中存在著些許漏洞:第一,會出現會計失真現象;第二,兩組分錄間不存在勾稽關系,不能將業務本質真切的反映出來。主要表現如下: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計提折舊,不但不能將固定資產實際價值準確反映出來,而且還認為的降低了成本支出;②將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造成單位凈資產虛增現象;③按收入比例提取修購基金,沒有科學的計提根據,難以維持正常的固定資產維護與更新。
三、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策略
(一)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二者統一
針對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適用面較小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將其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相統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首先,由于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不但重復性較大,同時部分本應相同的原則卻出現了一定的差異,但如果將其與企業會計進行統一而制定出一套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有效地解決上述現象,同時更使得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更廣的適用范圍。其次,針對某些性質較為特殊的事業單位,筆者認為應當在不違背新會計制度情況下,可以進行適當地符合該單位情況的微調,進而不僅能夠為他們提供具體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及其使用說明,而且更有助于他們開展實務操作。
(二)將基建會計的核算納入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當中
在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事業單位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非常有必要對其全部資金運轉進行全面核算。包括事業單位中的紀檢資金、投資基金、經營活動資金以及事業活動資金等內容都統一并入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中。筆者認為,應選設置核算基建資金來源的一級會計科目“基建撥款收入”,并增設“在建工程”或“基建工程”科目,由此能夠將項目在建過程中所發生的設備費、人工費、材料費等費用準確核算出來。
(三)事業單位構建起完善的會計報表體系
鑒于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難以全面反映出財務狀況的問題,構建其完善的會計報表體系至關重要。為此,結合筆者實踐來看,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途徑進行構建:第一,合理設置會計科目。針對上述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缺陷而導致會計信息模糊的情況,筆者建議事業單位應當通過合理設置會計科目解決,即收支科目改為按月結轉至結余類科目,發生額只在收入支出表中列報。除此之外,事業單位也應當借鑒企業資產負債表而在此表中設置出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通過上述方式不但有效地杜絕報表信息重復增加會計工作負擔情況地出現,同時也有助于事業單位報表得以全面反映出財務狀況;第二,編制現金流量表。由于事業單位改革深入,當前事業單位投資情況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因而不同投資主體在財務信息需求上有著不同的要求,對此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借助于現金流量表地編制,將其經營情況動態反應出來,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有效地滿足不同投資主體財務信息的需求,同時也能為單位決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
(四)改革固定資產核算方式
第一,可結合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情況,將“結轉自籌基建”、“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取消,并設立新科目“累計折舊”,并將該新科目納入資產負債表。第二,將“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取消,并設置科目“實收權益”,并設置相應二級明細科目“個人權益”、“企業權益”、“國家權益”等,將個人、企業以及國家投入事業單位的資產價值體現出來。第三,將“專用基金”科目保留,年末不將其轉入“事業基金”,保留其未分配結余。
四、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生變革,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只有不斷革新單位會計,才能讓會計核算更為準確的反映事業單位經營情況,才能更好的滿足單位發展的需求。因此,會計人員應在工作中積極探索與實踐,事業單位會計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逐步完善,以促進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發勇. 淺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熱點及難點問題[J]. 會計之友旬刊, 2009(12):55-56.
[2]趙潔. 新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研究[J]. 金融經濟月刊, 2012(7):160-161.
[3]陳共德. 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箭在弦上——推進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刻不容緩[J]. 中國總會計師, 2005(6):16-20.
[4]關振宇. 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實踐創新與現實意義[J]. 會計之友旬刊, 2013(2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