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黎
【摘 要】博物館事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博物館館員素質的高低,博物館事業要蒸蒸日上,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不斷學習新知識,撐握新技術的博物館員。
【關鍵詞】博物館員;繼續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
繼續教育能使博物館員已學到的知識得到不斷更新、補充、擴展、深化和完善知識結構,從而增強業務能力,對提高博物館員的素質,促進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科眾多,彼此交叉滲透,知識的綜合程度愈來愈高。需要有一批素質良好,并且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博物館員,這既是博物館事業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的迫切要求。博物館員只有具備一定的專業性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信息處理和研發能力,才能在新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創造出良好的信息環境。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廣泛應用,迅速改變著博物館工作方式和服務手段。這些,都對博物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員正面臨著知識結構、技術能力及管理意識的更新與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博物館員的繼續教育,提高博物館員的整體素質,使其盡快適應這一變化,已成為當前博物館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
博物館在職人員,根據博物館各崗位的性質、任務、職責、規范和崗位工作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崗位道德的再教育,使他們在文化知識、專業技術和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達到本崗位要求,才有待博物館事業可持續發展。
一、信息網絡時代對博物館員的素質要求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博物館作為傳統文化傳承服務中心,必然要受到網絡影響。信息產業發展,博物館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提高了信息資源開發深度和網絡化服務水平。博物館在從傳統型轉向信息化、電子化、數字化的轉型過程中,博物館員的素質要求也相應增加了新的內容。從總體上講,主要應當具備這幾方面的素質: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先賢司馬光:“德是才之帥。才是德之資?!辈┪镳^員要有敬業、獻身、開拓精神,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第二要有高的職業道德素質。館員職業道德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博物館的服務效果和社會形象。博物館職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員的職業道德。第三,要有敏感的信息意識,就是要善于發現信息,捕捉信息,并保持高度的信息覺悟,以正確的信息價值觀和健康的信息心理判斷信息的價值。還要不斷地補充有關信息科學的知識,提高信息處理能力,以適應日趨復雜的信息環境;第四要有有淵博扎實的知識智能,要能為觀眾通過參觀得到各類文物信息資料,要能為觀眾提供所需要的各類文物信息資源,能解答各門學科領域的知識性咨詢,提供文物綜述、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等高層次文物信息服務。還要掌握1—2門外語、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以便能迅速、準確地為觀眾提供文物信息服務,當好文物信息導航員。第五,要有開拓進取的工作能力。這主要包括文物信息處理能力,信息分析、研究,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質等。
二、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一)繼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動態過程,只有接受學校教育與社會終身教育一體化,才能不斷地更新和改善自己的知識,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在博物館的發展歷史進程中,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革命正在全世界各個領域迅速擴展,作為信息主角的博物館事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形勢使博物館必須一改傳統的形象而向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國際化、虛擬化的方向發展。這一變革必然會對博物館員提出一系列全新的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博物館員必須接受現代信息教育,學會使用最新科技成果以及現代化工具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進行繼續教育以更新知識。
(二)博物館實現其功能的需要
當前,公共博物館的文物信息收藏與利用均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收藏對象不再局限于實體文物,其服務對象也不限于到館參觀者,例用互聯網的虛擬博物館3D博物館進行再現參觀。傳統服務的內容、模式、手段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博物館要想在社會發展中發揮最大效益,只有通過繼續教育來不斷提高博物館員個體素質,吸引新知識,掌握先進的技術,使其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從而最終提高博物館的整體素質,提高其社會地位,實現自身的社會功能。
(三)館員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
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優勝劣汰。博物館員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才能適應新時期的工作需要。若博物館員不進行繼續教育,其專業知識很難以更新和提高,就會處于停滯不前和不斷老化的狀態,有些知識還面臨過時的困境。要解決這一問題只有依靠繼續教育。博物館員要晉升專業技術職稱,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擴大適應范圍,實現自身價值等都需要繼續教育。我國目前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和資格證書制度,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
三、繼續教育的途徑
(一)領導重視是搞好博物館繼續教育的保證
博物館領導要有前瞻意識,與時俱進,高度重視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要將博物館隊伍建設擺在議事日程,積極創造條件,給予經費和時間上的保證,鼓勵并幫助館員制定學習計劃,研究發展目標,拓寬知識結構,使館員能擔負起時代賦予博物館的重任。同時,博物館領導也要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包括管理素質、業務素質、專業素質等,使自己能擔當起領導現代化博物館的重任。
(二)制訂培訓計劃是搞好繼續教育的前提
博物館應根據本館實際,認真分析館員素質現狀(如知識層次、專業職務、年齡結構等),制訂本館培訓計劃,確定培養目標。在每個階段將目標分解,有區別、分層次地進行,循序漸進地完成對每個館員培養和教育。同進,要通過各種管理、獎勵、監督等手段來落實計劃,使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
(三)館員自身努力,自學成才是關鍵
根據哲學的觀點: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博物館要建成一支高素質的忠誠于博物館事業的隊伍,除了領導重視和其它管理監督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能者上,庸者下,優勝劣汰。要靠館員自身努力,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自學是造就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它的方式比較靈活、主動,可不受時間、地點、老師等條件限制。館領導應鼓勵、支持博物館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工作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自學。也可以提供時間,鼓勵、支持他們參加各種短訓、自考、函授等學習,以達到自學成才的目的。
四、繼續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發展觀。博物館事業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必須有一支忠誠于博物館事業的隊伍。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也證明,人才是經濟的支柱,信息是經濟的生命,而人是信息活動的主體。有知識、有能力、高素質的人才是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強有力的保障。事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人,依靠人的智力、能力。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人才。”當代博物館人是博物館事業的主體。博物館人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況,是影響博物館事業建設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科技與文化信息的迅猛擴展的今天,博物館人的主體意識的確立與不斷增強,是保障博物館事業適應當代社會和博物館科學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博物館要加大對人才培養與教育的力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廣泛推行培訓上崗制度,建立博物館人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營造一個科學的人才競爭局面,使人才脫穎而出。造就一批適應新形勢需要的優秀博物館員,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使博物館事業持續健康地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熊賢禮.論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J].南方文物,2015(1)
[2]蔡麗芬.淺談博物館事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J].藝術時尚,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