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
【摘 要】在藝術和設計領域,由于國外各種新思潮的涌入和滲透,動搖著我們固有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使我們的設計創作越來越遠離民族個性和喪失自身的話語權,如何認識傳統圖形元素與現代設計的關系,使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和深入,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結合,共同融匯成現代標志藝術主流,是新一代設計師們所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中國傳統圖形;標志設計;元素;藝術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形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在經濟信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標志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無論是用于公眾和社會活動的公用標志,還是用于商業性質的商標或是有關專利的專用標志,都無處不在。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具有相當視覺美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它同時也是實用美術,它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和創造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近年來標志成為了VI策劃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一個產品的名稱,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業形象的象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現代商品社會中,標志屬于現代設計的范疇。
一、中國傳統圖形元素概述
我國傳統圖形藝術源遠流長,早在文字誕生之前,先民就開始使用圖形來傳達思想與溝通感情,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與刻繪在崖壁上的巖石刻等等,不僅記載下了先民對自然的理解與期盼,同時也成為了人類最早的圖形藝術。中國的圖形藝術發展時快時慢,發展和演變中,既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以其多樣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體系,并且用象征性手法通過圖形表現出來,極大地豐富了圖形的思想內涵,產生了很多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形,為現代圖形創意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是現代設計的寶貴財富。我們所處的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給傳統圖形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新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為我們重新審視中國傳統圖形藝術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而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也為中國傳統圖形藝術的設計提供了新的形式。中國傳統圖形藝術與中國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和宗教、哲學、文學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歲月的流逝,中國傳統圖形藝術從圖形符號到圖形作為崇拜的圖騰,再到統治階級利用圖形作為統治神權的象征,圖形已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圖形藝術蘊涵著中國人特有的哲學理念,儒雅含蓄,而在表現手法上較多采用比喻與象征,以物代情,以景寓情,諧音表意,運用事物形、音、義三個方面的特征,隱喻內心的情感世界,充滿吉祥寓意。
二、中國傳統圖形的藝術表現手法分析
“形”的提取與衍生:“形”一般指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物象外形與結構。中國傳統圖形是植根于中國民族性、地域性的傳統藝術淵源中的,他們與現代圖形的造型方式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中國傳統圖形主要注重的是實形(或稱為正形)的完整性與裝飾性,關注形與形之間的呼應、禮讓和穿插關系,在組構時多遵循求整、求對稱均齊的骨式。將傳統圖形中的“形”運用到現代標志設計中,這樣設計出來的標志,不僅能夠保留傳統藝術的神韻,又能夠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還能充分地表達標志所蘊涵的理念與個性。“意”的沿用與延伸: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人們之所以反反復復地描摹著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傳統圖形后面,往往蘊藏著更多更深的吉祥意義。外在形態是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涵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們對自然和宗教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美好象征意義來。將約定俗成,并已經在中國民眾心中形成共識的傳統圖形“意”,沿用到標志所屬公司的固有的內涵之中,從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層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與社會性,這也是現代標志設計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勢”的把握與傳承:“勢”通常指圖形所蘊涵的氣韻及其所表現出來的態勢和氣氛,“勢”能傳達整個圖形的精神。在傳統圖形“勢”這一點上,特別要提到的還是中國的國粹——書法。書法是從觀察自然界萬物姿態而得到啟示,匠心結體而成,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個性與風格,如:大篆粗獷有力,寫實豪放;小篆均圓柔婉,結構嚴謹;隸書端莊古雅;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活潑歡暢,氣脈相通;草書飛動流轉,風馳電掣。書法不僅有結構,更有筆勢。結構僅僅是書法運筆的依據,而書法個性形態的形成還是靠其“筆不到而意到”的筆“勢”。
三、中國傳統圖形元素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標志設計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將具體的事物、事件、場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使人們在看到logo的同時,自然而然產生聯想,從而產生對品牌的認同感。在整個企業形象的傳遞過程中,因其出現頻率高,應用廣泛,易于被人們認知和記憶。縱觀現代設計史,許多著名的有創意的標志設計無不在簡潔、明了的形式美中蘊含著一個企業、團體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的內質。對一個企業和團體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現代標志設計中,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都融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師準確的把握了這些元素的深刻內涵,并將它和現代的設計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賦予了它新的時代感和生命力,讓古老的藝術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不斷的延續下去。將傳統圖形元素衍生后,再運用到現代的標志設計中。香港的設計大師靳棣強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典范。他的“靳棣強設計有限公司”的司標,就是在公司“以人為本”理念的引導下,采用了代表“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方勝”這一傳統吉祥圖形作為其基本框架。司標原形雖然取至“方勝”,但靳埭強先生敏銳的視覺感受力以及他對傳統圖形內涵氣韻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沒有對原型如實照搬,而是經過了形的提取、衍生和再造,使該標志更加具有東方民族個性,也更加適應以后的展開使用,這對于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啟示!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元素在標志設計中的文化傳承得到體現,它不再是局限于某些形式主義的,也不再是簡單的復古,也不再是簡單的克隆傳統;它是結構的再造,它是根植于民族傳統的感性顯現,它具有了創新的靈魂。這是現代標志創新設計的重要方法。傳統并不等于過時,傳統文化也不會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關鍵是在于我們如何將它們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并且發揚光大。如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富有獨特性,時代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更具魅力是我們設計師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 姻.淺析現代標志設計教學與傳統圖形藝術的結合
[2] 孫曉玲.談設計專業的傳統圖案學習
[3] 周旭.企業形象策劃與設計.湖南大學出版社
[4] 曹利華.中國傳統美學體系探源.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5]中國設計網:http://www.cndgn.cn/design/graphic/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618
[6]藝術與設計網:
http://www.artdesign.org.cn/lilunzhuankan/xiandaibiaozhishejizhongzhuantongfuhaodetexingji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