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嵐嵐
【摘要】筆者是一名擔任職中管理教學的班主任。在其兩年不到的班主任生涯中,充分感受到了職中教學管理的不易。
【關鍵詞】職中;學生;愛;學習
一、案例分析
今年是我在職中擔任班主任的第二年,我所帶班的班級是清一色的男生,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本身體力充沛,好斗,又叛逆,時不時就會給班級添點亂。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班級里有一個叫做李曉的同學,是學校有名的“搗蛋鬼”,行為習慣相當差,性格孤僻,據我觀察,課堂上他總是走兩個極端:要么趴著睡覺,要么搞小動作擾亂他人學習。上周他還在我的一節英語上趴著腦袋玩手機,我說他幾句便跟跟我起沖突,還用英語f開頭的臟話罵我;我憋紅著臉讓他上講臺來簡短地解釋下自己這么做的原因,他走上講臺理直氣壯地說:“關你什么事,彪悍的人生無需理由”,這一說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接著我叫他把手機交出來,令人出乎意外的一幕發生了,他直接把他的手機遠遠地扔出了門外,啪的一聲,手機摔成了碎片,大家都傻掉了,也留下我一臉的愕然。我當時心里有個魔鬼在喊:把他拎出去,重重地揍一頓。但是作為有多年經驗的班主任,理智終究還是戰勝了沖動。雖然場面很尷尬,我知道如果我再以嚴厲的方式跟他對峙,那整個課堂氣氛將不堪設想,我沉住氣,示意李曉同學回座位去,然后對著全班同學說:“我們知道人都會有點小情緒的時候,或許李曉同學今天可能碰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而把整個課堂氣氛搞砸了,但是老師不怪他,希望他能靜一靜,把自己的情緒緩一緩,同學們也給他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冷靜一下。”其實我這么說是為了不讓這么一件突發事件擾亂了整堂課的秩序,同時也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二、反思與決策
課后,我找他談話,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但經過幾次努力,他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毫無改進。如果不理他幾天,他便更變本加厲地鬧起來??吹剿凰歼M取的樣子,我的心都快涼了,有時候自己也想打退堂鼓了,或許他根本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想歸想,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中我也深切地體會到,當自己學生看起來最不可愛的時候,也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 趁著學校的以三有三講為內核的“德育導師”工作在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候,我把他列為重點教育對象,準備針對性地展開德育工作。首先,我采取家校聯系、相互疏通的策略,決定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詳細了解他的家庭狀況,然后再找對策。接待我的是李曉的媽媽,通過媽媽的述說,我知道他的父親在他6歲時就跟他母親離了婚。離婚后,她媽媽一直未嫁,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母親平時很忙,跟李曉同學的溝通機會也很少,李曉媽媽說李曉脾氣很差,每次只要一說李曉的不是,他就亂摔東西或者幾天不跟媽媽說話。在家訪回學校的路上,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缺少愛,家庭的不完整導致了他心理天平的失衡,形成了這樣一種性格。我感覺到他需要我們給他一份特殊的關愛,于是,轉化他的行動在悄然中進行。
特級教師董大方說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我們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睂τ谙窭顣赃@樣的孩子,多一份尊重和寬容,少一些批評和懲罰,或許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幫助他面對現實,正視自己的錯誤所在,用規范的行為約束自己,我轉變了以往對他的教育方式,努力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感到成功的喜悅。李曉同學體力好,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的長跑比賽,培養他為班級爭光的榮譽感;他的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英語模仿力強,我讓他做晨讀的領讀和參加學校一年一度的歌王比賽,培養他的上進心和自信心。課下視他為朋友、子女。時不時地給他一些小驚喜,給他帶去一個小禮物,讓他知道老師一直在關心著他的成長、他的一點一滴的改變以及他為班級所作出的努力。私下里經常找機會接近該生,與他聊天、輔導作業、幫助他解決課堂中遇到的難題,傾聽他在想什么、做什么、愛什么。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潛力可挖,你認為他行,他就力爭行;你認為他有問題,他就會出問題。這也正印證了心理學上的期待效應一說,我想從這個期望效應中我們班主任可以獲得一點啟示,那就是我們老師應給予像李曉一樣的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期望,讓這種效應作用于學生身上。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是世界上最棒的人。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滿希望。在教學實際中,如果我們能給予學生積極的、正面的期待,那么他們就會努力維護自己在你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會朝著老師所期待的方向不斷努力,并且最終成為我們所期待的那種人。
【參考文獻】
[1] 董大方. 我這樣當班主任[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