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我國高職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歷史入手,通過分析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思路與要求,提出基于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方法與路徑。
關鍵詞:高職產學研合作;經濟新常態;合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了在未來較長的時期內,我國經濟將面臨的新常態,即經濟發展動力由傳統增長模式轉向新的增長模式、經濟結構由原來的以量產為主轉向以調整結構為主的深層次調整。我國經濟新常態未來預期將使得為社會提供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必須將原有的粗放型辦學思路轉變為基于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高職院校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發展理念,高職產學研工作是建立在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能力為核心,通過高職學院與企業、行業共同創建適應人才培養、技術研發與資源互補共享的合作平臺,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在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創業與就業能力上的水平;企業與行業在與院校的合作中獲得共同研發的技術、培養符合其業務領域要求的從業人員等等。
經濟新常態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應如何進行轉變,或者說要堅持以何種原則來達到其培養的畢業生能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要求,已經成為研究高職教育的學者們重要課題。
一、經濟新常態下,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原則
1.在合作共贏的原則指導下,以培育學生職業素質為最終目標。
高職院校產學研發展是以校企之間合作共贏為指導原則,兩者在合作中達到利益統籌兼顧,才能使得合作深入和長遠。校企合作的最終目標是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從而達到為社會提供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2.針對各高職院校與所處地域經濟和行業經濟的特點,采取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的合作形式。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15年年末,我國高職院校已達1200多所,專業涵蓋廣,辦學特色呈現多樣化。我國經濟發展受地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影響,對于各高職院校而言,產學研發展應密切結合其地域經濟和行業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因地制宜的合作形式,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其所處的地域與行業經濟圈提供應用型人才。
二、經濟新常態下,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發展的模式
1.高職院校自我開展產學研工作的模式。
此種模式適用于高職院校本身具有自主的校辦企業實體,并且企業中存在需要學院專業教師參與解決的科研項目,教師通過參與企業運營中的技術研發與成果運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技能。校辦企業則在與學院的合作中,解決其所存在運營中的問題,同時為大量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平臺。此類院校大多數為農、林、畜牧與機械類的院校,由于這些院校本身就較完備的運營設備和研發平臺,能自我開展產學研工作。在校學生能在學院學習時在校辦企業中參與運營的各個環節,從而得以較快的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2.高職院校與校外企業合作成立產學研中心的模式。
高職院校與校外企業聯合成立產學研中心,其中企業提供一部分生產研發的設備,院校提供場地,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合作共同開發適合于市場的產品或研發新技術,并且根據合作協議,共同享有研發出的新產品、新技術的知識產權。院校的教師根據其自身專業特性,在產學研中心進行相應的實踐。學生也通過產學研中心的實習實踐提高其實操能力。
3.合作共建二級學院的模式。
高職學院與企業共同建設二級學院:在共建二級學院中,企業以共設備、技術、資金等形式作為股份,與高職院校合作舉辦二級學院。此種模式中,企業對二級學院的參與是全方位的深層參與。學校在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企業的新技術、新理論,并且企業委派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教學參與,從而提升實訓平臺的實踐應用水平。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參與到企業急需的專業建設中,并在制訂專業培養計劃時引入行業標準、甚至國際標準,從而大大提升院校編制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的真實水平。在這種合作的過程中,這些經過共同培養的學生,在畢業后可能成為企業的潛在員工質量得到保證,雙方在合作中也可以更好地結合企業的實際來解決生產運營中遇到的問題。
4.訂單式教育。
此類產學研合作模式已經成為當今我國高職產學職較為成熟的典型模式。它的特點是高職院校與用人企業根據社會與企業需求,共同開發與制定適合用人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計劃,雙方在人才培養師資、實訓條件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通過以“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方式在用人單位與學院分別進行教學與實踐。學生經過在學院與企業的教學和實踐后,即可在畢業時直接到企業中上崗的一種產學研模式。
三、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高職院校與企業如何進一步開展產學研工作,需要高職院校審視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優勢,利用其所在行業辦學優勢與人才聚集效應積極與企業進行對接。而企業應高度重視經濟新常態下,制約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人才短板,積極與高職院校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產學研合作。
參考文獻:
[1]常小勇.高職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及選擇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5(7).
[2]夏建國.產學研合作機制初探.[J]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報.2001(4).
[3]丁妙珍.高職教育產學研合作的運行機制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6(5).
作者簡介:尚壹鳳,(1982-),女,江西南昌人,講師,本科學歷,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英語系教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