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
摘要:預學案不同于教案,預學案導學的一般過程是設計需要學前預習的、在課堂上需要探究、交流的及檢測反饋的預學案。是以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根本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預學案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使課堂教學高效,容量大。
關鍵詞:預學案;自主學習;導學創新;實踐能力;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一直是新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倡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合作、探究的意識不斷生成、發展、提升的過程, 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舉措。而預學案則是在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基礎上實施的, 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預學案主要包括:學什么(學習目標)、學前準備、怎樣學、我會學、我困惑(課堂交流研討)、檢測反饋(課內訓練鞏固)、課堂總結、課后拓展延伸這幾個方面的內容。預學案教學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小組合作探究、小組互助競答、小組互評、教師點評激勵、個別搶答、課件展示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采用預學案導學正是教師對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大膽嘗試。如何設計預學案,才能構建數學課堂的高效呢?
一、明確創設預學案的三個基本內容
1.依據課標,緊扣課本,語言通俗 ,明確學習目標是基礎。學習目標不是過去的教學目標,也不是課程標準或考試說明,而是根據課程標準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地向學生展示本節課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等學習目標,促進學生圍繞目標進行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
2.依據學情,研讀教材 ,創設適合學情的預學案是關鍵。預學案重在對教材內容的分解,依據學情做到具體化、問題化、和啟發化。預學案的創設要從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的系統性出發,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實際,合理、靈活的處理教材,達到突出重點,分散難點,降低難度,啟發、開拓思路的目的。預學案的創設,特別是問題的設置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個性化閱讀和思考的空間而教師的導學要圍繞本課知識要點,以問題或習題的形式表現出來,難度設置要小一點,能從書本找到的基礎題要達到九成以上。
3.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精挑質疑問題是核心。教師把預設的問題和學生自學中生成的問題,作為質疑問題提出來,并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它是在學生充分自學課本后,發動學生在學習小組里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疑難問題。這種利用學習小組,廣泛開展互助解疑,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創設預學案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二、創設預學案的四個基本原則
1.啟發性原則預學案中設置的問題應富有啟發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知識的奧妙,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領悟力。
2.層次性原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預設問題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性;要循序漸進,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技能的系統性,保證學生思維的流暢性。
3.思維性原則提問、設疑要有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要強化學生的思維過程,把教學活動變成全體學生的思維體操,使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4.探索性原則編寫預學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導學案的編寫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重新實現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預學案的關鍵和重點
1.預學案教學關鍵在“學”。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習,指導并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本義與最高境界,教學過程應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緊緊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設計和展開。預學案不僅要明確學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自學,要在課堂中的聽、說、思、議、做等環節中,讓學生去理解掌握學習方法,促使學生不僅“學會” ,還要“會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唯有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究與創新,自主實現獲取知識時,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身心才能處于最佳狀態,思維才能在碰撞中激活。這就要求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及興趣,以鼓勵為主,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
2.“預學案”教學重點在“案”,預學案設計的重點在“問題導學”上,它包括學習內容剖析、學習過程設計和學法指導。使學生自主“帶著問題自學”轉變成“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問題導學以三線一面的方法把三維目標貫串起來。一是知識線。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知識點進行拆分、組合,設計成不同層次的問題,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思路的導引。二是學法線。在依案自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怎樣學、怎樣思、怎樣操作,從而做出培養學生能力的具體設計。三是德育線。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在呈現方式上有內容前置化、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情感潛移化。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也可以認為是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發展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
四、預學案的作用與效果
通過使用預學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長的幸福, 變“苦學”為“樂學”、“會學”。
預學案的使用為學生的自學指明了方向, 明確“學什么”、“如何學”;為教師的教學加快了節奏,增加了課堂容量,增加了訓練時間和訓練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減輕了學生課后的作業負擔。利用預學案“先學后教”,把自主學習的權力歸還給學生,培養了學生的自助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對導學案的認識與思考之六:導學案的教學模式[OL].2014
[2]王愛民.導學案教學模式中的三個關鍵點[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1-02-05
[3]鄭代周.創設課堂“導學案” 促進學生高效學習[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2-25
[4]何德海.小學數學導學案教學初論[J].考試周刊;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