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禮琴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而興趣不是天生的特質,而是環境的產物。教師應創設學習情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效果就會很好。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好奇心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興趣是一種喜愛的情緒,它以人認識和探索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就像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全力以赴的去做事。杜威也曾說,“興趣是生長中能的信號和象征”可見,學生的興趣對他的學習產生極其重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最應該做的。
一、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在情景中學習
環境可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最好的支持,學生一般都愛聽故事,還是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播放故事,但是孩子聽故事效果最好的就是老師親自講故事,再講故事時一定要創設為講故事服務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聽故事達到入情入境,學生能很快的進入角色,學生們總是專心致志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在講故事時適時出示字詞,邊講邊重復字詞,當你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你會發現學生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學習就達到了主動學習的目的。學生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在語文中的字詞的學習,讓學生在這樣寬松的愉快的情景中自然習得,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心就會對這種事物產生興趣,沒有好奇心就沒有了興趣,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源泉。好奇心代表喜愛接觸新事物,當一個人對新事物接觸的越多,他就會越想知道更多;想知道更多,正是學習動力的來源。在上《要下雨了》一課時,我帶了一個自制的教具,是用泥巴做的兔子,表面上涂了顏色,學生們說這個兔子好漂亮,在下課時,我不小心把水杯弄翻了,水打倒在桌子上,小兔子的腿被弄濕了,有幾個學生圍了過來,有些幫我擦桌子,有一個學生對兔子特別感興趣,他用手去挖被水弄濕了的部分,我裝著沒看見的樣子,后來兔子的的腿被弄斷了,其他的學生說“老師,他把兔子腿弄斷了!”一般的想法可能會責備他,但我沒有這樣做,我走過去問他,你發現了什么?他不好意思的說:“這個是泥巴”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的語言表達條理還不是很清楚,但我已經聽懂了他的發現,他對兔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很好奇,在這個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了用手去弄的興趣,最后發現了兔子是用泥巴做的。作為老師一定要呵護學生的好奇心,不要把每一次孩子的“破壞”都定位為“壞習慣”,在學校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不厭其煩地解決問題。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研究表明,師生關系與學生學習興趣息息相關。老師應該和學生作朋友,建立融洽的生關系,注重語言表達,多表揚,少批評,更不要無理批評。俗話說“良言一句寒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善言易化敵為友,惡語易干戈相向。說明老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用語言去傷害他們,教育家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學校就有這種情況,有一個老師對學生極其嚴格,沒有多少人情味,當你走進這個教師,學生的反應不是很好,沒有生機;而另一位老師和學生之間相處的很好,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學生表現的很熱情,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在里面,在這樣一種氛圍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順其自然的進行。如果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緊張,激發興趣就成了無源之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
四、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堂氣氛不活躍,僅在傳授知識,學生進行被動學習。對傳統方法一定要進行改革,小學生閱歷有限,體驗性的經歷比較缺乏。教師必須要采用最先進的方式比如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體驗式教學情境,讓學生品味體驗的快樂,由于多媒體動感性強的內容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眼球,把當時的情境再現出來,營造出一種賞心悅目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
五、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課程改革提出要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老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即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造性,把學習活動交給他們,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真正的主人,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使他們道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