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娜
摘要: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主動地去觀察、主動的去探索并不斷消化和吸收,最終建立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不能脫離學生的認知基礎,否則學生將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邏輯。因為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在動態環境中觀察、探索、發現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恰當、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數學課更有情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有效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充分利用生活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創設了一個“小超市”的情景,用多媒體展現一個擺滿了吃的、用的、玩的等各種各樣的商品的小超市,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和商品上的標價牌動手點擊購買商品?!叭绻悻F在要購買一個價值15元的鉛筆盒,你怎樣付錢給售貨員?”學生就可點擊屏幕一邊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錢付正確則購得鉛筆盒。同學們在“超市”里購物興趣盎然,爭先恐后??梢娪眯畔⒓夹g誘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識的欲望也油然而生?,F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化枯燥為趣味,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一種愉悅感,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認識時分的進率1時=60分這一知識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1時=60分是這節課的難點。我不想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將通過學生非常熟悉的“龜兔賽跑”這個老故事,把兩個小動物請到鐘面上,課件先演示烏龜和兔子在鐘面上賽跑,讓學生觀察它們分別跑了多遠?(烏龜跑了一個大格,兔子跑了一圈)然后演示烏龜和兔子變成了時針和分針,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的比賽,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學生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時針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1圈。它們是同時開始跑的,同時停下來的,從而得1時=60分的結論。通過課件的生動演示,賦予了1時=60分的新內涵,使教學重難點在學生的觀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例如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中,當被除數十位除以除數后,還有余數的情況,如何進行下一步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何利用情景讓學生理解算理,我采用了flash進行演示,當小猴對整籃的桃子沒辦法再平均分時,需要整籃的桃子倒出,變成一個一個的桃子,再進行平均分。通過這樣的情景演示,孩子們能更深刻的理解到豎式計算中十位上的余數需要和個位上的數合在一起,變成幾個一,再繼續除以除數的算理??梢娦畔⒓夹g應用于數學課堂中能有效強化重點,分解難點,讓學生學有余力,大大提高了數學課的效率。
三、運用信息技術,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的需要,把靜、動、畫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能直觀生動地展示圖形的變化,尋求解答問題的最佳途徑,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供良好的素材。例如:在教學“角的概念”一課時,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軟件,先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個亮點,然后用不同顏色從這一亮點作出兩條射線,同時閃爍著這個亮點及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看后馬上能悟出角是怎樣形成的。再分別閃爍出亮點和兩條射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又將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移動,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種角,讓學生輕松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等等。
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教學低年級數學實踐活動課“拼出美麗的圖畫”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合作探究的小組,讓每個組里的同學大膽地進行創造性地拼擺活動,然后每組選一個代表到視頻展示儀上交流。在拼擺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的個體思維空前活躍,互相啟發,創新意識得以增強,結果竟然有了30多種拼法,有的像機器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汽車、有的像路標……。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中,發現了新的不同結果。
四、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許多教師感到教材中練習多,課時少。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簡化教學程度,加快教學節奏,加大課堂教學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需要進行一些思維靈活性訓練、鞏固性練習、階段性復習和總復習,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這種教學活動,要求節奏快,容量大,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對這種要求是很難實現的,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難點;有效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借助信息技術,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龍門書局出版).
[2]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
[3] 余勝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策略.《人民教育》.